第14章 失城

 综合各方面情报,蒙恬韩信认为,匈奴核心在代郡雁门关正北方,阴山南麓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冲积平原。

 阴山南北,北面是黄沙漫天的戈壁沙漠,常年风沙尘暴,既不能农耕,也不适合游牧,哪怕是最耐苦的东胡人都无法在此生存。

 大阴山南麓,后世叫做呼和浩特的地方,则是阴山脚下最肥美的草原。匈奴人自古在此放牧牛羊。

 古歌《敕勒歌》所唱的敕勒川,就在这里。

 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把长城修到阴山之上,这片草原就被赵国所占有。

 始皇帝一统六国,也夺下了赵国全境。蒙恬将燕赵秦的长城连接起来,又率三十万大军驻守,就牢牢的把匈奴人挡在阴山以北。

 蒙恬主理长城的时代,是匈奴最黑暗的时代。史书说“匈奴失阴山,过之未尝不哭也”。失去阴山,就失去了整个民族的生命线。虽然头曼单于第一个称王,但是整个头曼单于时期,匈奴是被蒙恬死死的压住了。

 “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大秦的军队,让最彪悍的草原人见到黑旗就敬畏低头。这种恐惧已经写进了骨头里。

 自雁门关以北,直到阴山,这五百里河山,都是秦土。

 天下内乱,军备废弛,这五百里土地就被匈奴人夺去。

 所以刘邦追击韩王信到雁门关,匈奴人就能破关而入。

 听到这样消息的时候,蒙恬大呼不可思议。

 以蒙恬的经验、对雁门关以北地理地貌的理解,和白登山战役的复盘,蒙恬韩信都觉得,如果匈奴有一个王庭,这个王庭的位置最有可能是在阴山南麓,敕勒川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