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争机器(第2页)

 在宣传机器的鼓动下,整个大秦都已经沉浸在新秦中破城的愤怒和战胜匈奴人的兴奋喜悦之中。民间舆论反过来影响朝议,每个侍御史此时也都深深的感受到舆论的威力。

 已经有侍御史要求参与介入到皇家广播电台的工作中去了。可是扶苏对这块把得很死,电台的管理者、节目的制作都要扶苏亲自审核,完全不接受朝臣参与。

 扶苏亲自回复了匈奴单于的国书,一尺长的木简,写了两行字: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大秦的战争机器,从来没有停止。对匈奴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启动。

 张诚提前结束了在新秦中的考察,立即飞往长安,探望了正在月子中的赵杏儿,看了一下自己新生的次子。这个孩子还没有取名字,张诚引经据典,奈何自己的学识有限,始终没有想出一个恰当的名字,这个时候扶苏给了一个建议:“重华这个名字如何?”

 重有第二的意思,华是中华?

 张诚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又是皇帝赐名。虽然这个时代皇帝的权威倒也没那么大,不过哪怕是看在扶苏文采斐然的份儿上,张诚也大赞这个名字豁亮,就按照这个名字登记了孩子的户口。

 之后有深通儒家经典的人给张诚解释,说这个名字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上古舜帝的名字就叫姚重华,其次是五星之中被称为岁星的木星,别名也叫做重华,考虑到长子的名字叫做启明,那么次子的重华大约有岁星的含义。

 岁星自古以来就和战争、灾祸有关。

 张诚就又拿这个名字去找扶苏问。

 扶苏的回答是:大战在即。孩子叫做重华,主战争杀伐,也是吉祥。你张家与国有功,自当生子如天上繁星。

 生出满天繁星?张诚觉得自己好累。不过既然皇帝说这个名字中有刚强的意思,你是皇帝你说得对。金木水火土,既然老大已经是金星,老二是木星也合乎逻辑,就这么地吧。

 张诚也没有在长安休产假,而是赶回巩邑,主持下一步的工作。

 自己喜欢的火箭的喷射式发动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现在用高纯度汽油、乙炔气来测试喷射效果,但是真的能用,就还需要有纯氧才行,这是一个相当考验整体技术能力的项目,短时间也没有办法看到成果,巩邑当前最重要的项目,是为战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