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围杀

敕勒川是阴山下最肥美的草原,阳光透过青灰色的云层洒布在草原上,阳光所照之处,亮闪闪的宛如翡翠。

 远处青山如黛。

 白色的羊群如天上的白云一样在草原上漫步。

 星星点点的帐篷。这支部落原来是北海(贝加尔湖)牧羊的游牧部落,被冒顿单于征服后,这支部落南迁,被单于准许在敕勒川草原生活。

 大阴山将草原一分为二,南面的草原降雨充沛,气候温暖,草木繁盛。北面就常常风沙漫天。

 但是大阴山下这片草原也正是距离南方赵人、秦人最近的地区。一旦南方人挥师北上,这片最肥美的草场就被人夺去。夺去草场的赵人们又不经营这片草场,就任由这草场荒芜。

 自从赵人在大阴山上修建长城,这块草原就是匈奴人心中永远的痛。

 直到南面的那个皇帝,嬴政死掉,天下板荡,蒙恬也自杀,长城军群龙无首,秦人再也没有能力控制长城,匈奴人才又回到这块草原上,羊群才又开始肥壮。

 冒顿单于曾经指天发誓,这一块草原再不会被人夺走,匈奴人的战马还要继续向南。

 南方广袤的疆域,有无限的平原、无限肥美的土地。那些土地长满草,能牧养多少牛羊啊!

 曹参坐一辆四轮的作战车上,从一个坡地,俯瞰下方的草原。

 大阴山下是匈奴重要的聚居地,但是从帐篷和羊群数量看,这个聚居地的人口,似乎也没有之前预料的那么多。

 这倒是可以理解。匈奴人靠牛羊为生。土地生产效率相当低下,养活一万人,需要的土地比关中地区甚至要多上十倍或者更多。在草原上没办法形成太大的聚居点,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草原部落争夺草场,比中原地区争夺水源更激烈。

 除非草原发动大型战争,一些部落的勇士临时被集中在一起,才会出现相对密集一些的军营。但是行军作战对后勤的需求更加苛刻,匈奴军队需要更多的羊群做补给,而太多的羊群会对一片草场破坏的更严重。

 匈奴人骁勇,但是匈奴人从来没办法进行一场持续时间长一点的战争,匈奴人也没办法据守一个区域进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