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扶苏的千年之思(第3页)

 近几年来,公孙尼子对叔孙通一直是鄙视的,甚至不愿意和叔孙通同在一间屋子。公孙尼子受到的教育,也是倾向于道德教化的,但是叔孙通这样说,公孙尼子就要反驳。这个时候公孙尼子就引述了张诚曾经的理论,说圣人也喜欢财富,孔子说只要合乎道义,哪怕给人赶车赚钱我也能放下身段。

 看着公孙尼子这样的转变,张诚只觉得有趣。却并没有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看向扶苏。皇帝召集这些老友来,只怕不是为了学术讨论。

 “看起来征服匈奴所需要的军力和花费,比我们预想的要小,现在需要确定征伐匈奴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斩杀冒顿单于这个目标看起来不难实现,那么杀掉冒顿,是否就算是战争结束?还是要把整个草原变成无人区?”

 “没有人的草原,算不上是一块领土。所有领土都还需要有人口。”张诚当然要这样说,没有人的土地你征服来做什么?

 “但是草原游牧的产业,如果任由这块草原上继续保留部落,他们总有一天还会变得强大,草原上的部落一旦整合起来,依旧免不了要南下……”这是扶苏的千年之思。如何永久占有草原,把草原上的牧民变成遵纪守法的帝国居民,让游牧的人能够定居便于统治……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脆弱的草原上,建立起郡县一样的定居点,这才是扶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