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史上第一汉奸
出身中原,投靠匈奴,帮助匈奴强大、帮助匈奴对抗华夏。
中行说熟悉中原文化和文明,在单于麾下,主持了创制文字、建立档案的工作。阻挠匈奴和中原的商贸,抵制丝绸米面的需求,声称“衣食异则强”坚持认为匈奴绝对不能汉化、不能引入汉风汉俗。
同时中行说大力引进中原的冶铁、筑城技术,试图在匈奴建立强大的战争基础。
最恶劣的是,中行说主持了匈奴对中原的情报工作,制定“秋熟蹂稼”战略。边境地区麦收季节,中行说就推动匈奴骑兵过境糟蹋庄稼,令边境郡县粮食损失,民不聊生,导致居民背井离乡,放弃在边境地区的农耕。破坏边境地区军备。
一切都源自皇帝把他作为公主的陪嫁,把他从富庶文明的长安送到荒凉的草原。
也因为他是个阉人。
没有正常欲望的阉人,没有子孙家族的阉人,就特别容易内心偏激,性格阴暗。
也因为他是生来的奴才,就是作为奴才而训练的一个阉人,走到哪里,都忍不住主动去给人做狗。做了狗就格外凶猛的帮主子咬人。
所以,当匈奴使团来到蒙恬军前的时候,主使者须卜多力还能泰然面对蒙恬,不时还想聊一聊在草原上曾经和张诚相逢交往的过去,想谈一谈感情。而叛将卢绾只是低头喝水,不愿吭气。中行说就总是要见缝插针的插话,试图吸引蒙恬和赵芃的注意,并且试图激怒赵芃。
中行说自觉很了解女人,这个赵芃和汉朝的公主又有什么不同,只要激怒赵芃,让她行为失措,自然就能为使团创造缝隙,找到谈判的理由和借口。
秦汉不两立,赵芃固然对大汉皇帝一家没什么好感,但是说起那些远嫁的汉朝公主,赵芃却有一些身为女子的同情:
就只是因为身为女子,因为有个混蛋爹,就得被迫远嫁草原,忍受野蛮的匈奴单于欺辱,在一个远离亲人的地方忍受着牛羊的腥膻、游牧部落的肮脏,最后郁郁寡欢的死掉?
听说匈奴人的妻子,兄终弟及、父死子替!男人死了,女人就要被他的兄弟儿子接手,在中原文化中,这是一种有失人伦的耻辱风俗。
当然,草原有草原的文化,赵芃这些年在草原上立城,接触过草原女子和草原上的一些部落和牧民,自是知道在草原上,一个女子不可以没有丈夫,丈夫死了,女子成为丈夫兄弟和儿子的女人,能够为女子们保住一条生路,也能让家庭的财产继续流传下去,而不时被外姓人分走。
千百年,草原女子这样做,那是她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风俗之中,对于那些远嫁草原的华夏女子来说,这就是挑战文化和道德的不伦。在这种风俗下,很少有华夏女子能默然接受,大多数都会是以死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