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秦电力(第2页)

有一个桂林糖厂,皇帝都觉得自己在北方的万顷良田和无数庄园的收入都不香了。皇家完全可以不需要靠税收就能过的极其富足。

有了这笔钱,皇帝下令,整个未央宫每一间房都安装电灯。发电厂专门引了一条管道,引入未央宫,为未央宫全面提供供暖服务。一年有六个月时间,未央宫都有暖气用。

这是两个浩大的工程。也是两个吞金兽,但是在糖厂的利润支持下,之前捉襟见肘的未央宫,这会儿可就轻松定下了这两项工程。

未央宫的电力需求和电灯需求,一个大订单就砸到了胡玄的电灯厂。这笔订单进一步降低了电灯的成本,未央宫的示范作用,也让长安城兴起了对电灯的疯狂追捧。

李灵告诉张诚一个好消息:“灯泡厂虽然负债还很高,但是已经止住亏损,开始有盈利了!”

张诚表示祝贺,直到李灵和胡玄一直在经营上承担巨大的压力。这种负债换一个大商行,能活活把掌柜的压死,难为李灵每天都能神态自若的处理各项事务。现在看来,李灵也只是掩饰、只是硬撑。

电力和电灯的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洛阳县令亲自拜访巩侯,申请巩邑发电厂送电到洛阳县。发电厂才是大生意。

长安的电厂号称是皇家发电厂,实际上也有诚记、许记和一些长安商行的股份。电灯每天要点亮,发电厂每个月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这生意看起来比种庄稼都好,这生意是一个月一收成!所以更多的商家愿意参加到电网建设。巩邑已经接到了无数商家要求入股、要求在各地兴建电厂的要求——毕竟发电厂的技术在巩邑手中,技术人员在巩邑手中。离开巩邑,电厂的生意再好,大家也做不了。

在赵杏儿的主张下,朝廷出资建立了大秦电力集团。确定以国库拨款为核心,民间资金可以适度参与的基本策略。以长安为核心,面相帝国几大片区的建设计划,发电厂优先在水力资源充沛、燃料资源充沛、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的郡县建设。按照赵杏儿的说法,大秦电力的建设是一个跨度长达百年的历程,最终会在每一个县都有电力供应,让灯泡点亮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