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生?(第2页)
由此,三人便一同离开,继续去叫沿路上的青壮开会。
虽说草药的事儿还没个落影,也不知道真有没有效果,但二虎却已对王治改观很多,但凡看见谁叫他傻哥儿,就上去制止,还主动介绍,这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傻哥儿并不傻,有名有姓,就叫王治。
一路走下来,王治发现水磨村并不算大,满打满算应该也不过五十来户人家,总人数则在二百上下,青壮则是七十多的样子,没有什么富贵人家,皆是草鞋粗布,几乎是他此前从未关注过的普通人里最为穷苦的存在。
郭里正虽说是到他家开会,但也不过是在院子里,连椅子都不够,大部分人都是蹲着或倚靠在墙角,就郭里正、封啬夫和王大根三人有把小凳子坐在前头,那郭行儒是郭里正的女儿,便忙前忙后给众人添水,也就如此而已。
王治初来驾到,坐在后排,不准备掺和,就静静看着。
便见郭里正清了清嗓子,使众人安静下来,抬手道,“大家伙儿,又到了秋收的时候,今年天气不错,收成也不会差,多少算是个丰年。但咱们是一个村的,不能仅顾着自己碗里三俩,也得顾着别人,这是多年的惯例了,我也就不细说,大伙儿知道就行。现在的情况是这样,住在河上头的孙大娘和小王寡妇、住在石堆坡的王川一家、住在村尾的郭老彪一家等共计八家没能力收成,原因嘛都是老生常谈,要么是家里死了人,要么是青壮受了伤,总而言之,这几家人我们仨都调查清楚了,若没人帮忙去割麦,这年肯定是过不下去的。”
“但我怎么听说,那郭老彪是婆姨跑了?”
有人突然在下面说道,惹得众人大笑连连。
封啬夫见郭里正也有些憋不住笑,抬手让众人再次安静,开口道,“婆姨跑了是小,没命才是大,无论怎么说,大家都得帮衬下。还是和之前一样,不强制,谁家有余力的就自己上来留个名字和能帮衬的日期,咱们好做安排。当然,我们仨今年也是一样,如何都会去帮忙的,不至于只让大伙儿劳累,完事了也有好酒好菜招待。”
王大根也跟着说道,“咱们都知根知底,也不说虚的。谁家都有忙不过来的时候,这次你帮了我,下次就轮到我帮你,多的话咱们也不说,能帮衬的就上来报一个名就是。”
说罢,封啬夫拿出本台账来,当先写上他们三人的名字,随后才招呼一个已经举起手的村民上来写上能帮衬的日期和名字。不多时,就已有数名村民上前,有的有三日闲工夫,有的则只有半日闲工夫,但不论长短,都选择记上去。
王治默默看着,突得感觉内心里面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十数年走过来,他早已不再天真,知道世间绝不会存在所谓的理想乡,但这样互帮互助的局面仍是头一次见到。以往的生活告诉了他这样一个道理,能互相帮助只会出现在朋友亲人间或利益共同体之间,要去帮助其他人绝不可能,每个人似乎都陷在同一个怪圈里,只为了攥取更多的利益。水磨村虽不算大,但也不至于任何人都沾亲带故,却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