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年代当富翁他来了,快跑

第342章 探讨(二)(第2页)

 杨开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梁领导,我觉得我们要向外展示深区独特的优势。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做出一些样板工程。比如说,我们可以先打造一小段具有现代化照明系统、完善排水设施的示范街道,再建设一个小型的但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小区样板。让外资企业看到我们在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梁兴轻轻敲着桌子,点头表示赞同:“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在土地政策方面,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目前我们的土地出让方式和价格,对于一些外资企业来说,可能还不够诱人。”

 杨开回应道:“领导,我们可以在土地政策上更加灵活一些。比如对于那些投资大型项目,像建设综合性商业中心或者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外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年限的土地租金减免,或者在土地使用年限上适当放宽。但同时,我们也要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梁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杨先生,深区的人才储备也是个关键。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可目前深区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如何吸引人才过来呢?”

 杨开眼神坚定地说:“梁领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把教育和医疗区域提前规划好。虽然现在资金紧张,但我们可以先和一些知名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意向书。比如,我们承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土地建设校区或者院区。同时,我们可以先建设一些临时性的人才公寓,以较低的租金提供给前来深区工作的人才居住。并且,深区要营造一种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让人才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

 梁兴深以为然:“杨先生,你说得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很重要。那在这方面,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杨开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先举办一些小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国际艺术展览、科技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但可以吸引国内外的文化、科技人才汇聚深区。另外,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置一些创意文化展示区,鼓励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科技创新成果。这样既能丰富深区的文化内涵,又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

 梁兴笑着说:“杨先生,你真是满脑子的好点子啊。不过,深区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建设的推进,可能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