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孩子的线索(第2页)

 从邓澜的表情就能窥见其中一二,这简直了,华靖离十三的时候已经随着族中一位堂叔去了北疆征战,而李玦留在元京不好好念书以备日后考取功名,反倒是张罗着给自己写话本子,打造形象。 

 关键是他打造的这个形象不是什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而是说自己多么的英俊不羁,巴不得把自己说得像在世潘安一样,难不成他还想凭着一张脸当驸马不成? 

 夏明嫣想到这儿都没忍住,嘴一张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他那张脸还不如华靖和呢,华家还是保守了,等华靖和出来,我一定让他做个名士,比李世子出名的多的名士!” 

 呵,李玦那文采也就敢蹦豆子似的出一些诗句,那些句子不过是一首正常诗词里的零星部分,连整首的诗都做不出几首,就这还敢说自己是才子呢。 

 反倒是华靖和的画才是真的,她可不能把这么一个可塑之才给浪费了,一定要让他把李玦那个冠玉公子的名号压下去! 

 邓澜也没忍住,笑了一下,给自己的话下了结论:“总之,我不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兄弟,而在这样的关系里,华侯是被动的那一个,他从来没有刻意宣扬过他跟我表兄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表兄在让世人以为他们的关系有多好,华侯大概只是觉得无伤大雅,才没有公然反驳。” 

 “在沙场上,华侯能洞察先机、运筹帷幄,在看人上,我不觉得他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半点没有察觉。那他心里会怎样看待我表兄呢?” 

 “一个人刻意地扒着另一个人不放手,甚至还让人到处编排他们的关系,那么被扒着的这个人定是要防着他的。提防和反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我来找你,也是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碰上你们跨过这一线之地的好时候。” 

 为什么要提防一个人?不仅是因为不想让对方害了自己,更是再等待一个自卫或是反击的时机。 

 前世华靖离没有等到这个时机,或者说错过过好的时机,拖到了最后,反倒是李玦占了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