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论谁脸皮厚(第2页)

 “华侯,华二弟如今已经有了他自己的前程,可是这不应该影响你对我的承诺。我们端侯府的确有对不起华二弟的地方,可是我事先并不知情。” 

 “去军中历练,也不止是为了我自己的前程,这也是为大恒举才、为大恒效力啊。~x!t¨x′x-s′.~c^o,m*难道华侯要因小情而失大义,就这样断了我的前程和为朝廷举荐人才的机会?” 

 把私下里的承诺抬高到为朝廷举荐人才的高度,的确聪明,就连华靖离都要为他叫好了。 

 围观的人更是议论起来,就是之前站在华靖离这边的也有人变得犹豫了。 

 毕竟李玦这个人有举人功名,平日里多有惊艳的词句在元京流传,要说去军中多少都是要跟“武”沾边儿的,可是李玦虽然不会武,可他是老端侯之后,说不定还可以现在开始学呢? 

 就算他不学武,这军中之人也不是个个都要直接领兵打仗的,也是有不需要动武、运筹帷幄的位子的,说不定他真就能有一番作为呢? 

 华靖离对朝廷忠心可鉴,往日也为朝廷举荐过不少人才,那些人很多都跟他和华家没有任何关系。 

 李玦,再是割袍断义了,他们也还是姻亲,有这份关系在,帮这么个忙,不为过。 

 何况华靖离自成婚之后,整个人和软了许多,也正因为这一点,缓和了他跟东宫的关系,他应该继续维持下去才是。 

 张礼岁这回也不好帮他说话了,华靖离却只微微动了下眉梢,反问道: 

 “为朝举贤是我该做的,可虽说举贤不避亲,可历代‘举贤’但凡牵扯了亲缘或是关系较近的友人,这人都得是在任职的方面有大才的。” 

 “北疆如今战势虽已缓和,可依旧有少量敌寇游勇出没,你并未习武,也没有过军中督粮、监察的经验,也没有与祁笛谈判的经验。你这样的‘才’,我恐怕不适合举荐。” 

 这么想想,的确如此,那些举贤不避亲的,所举荐之人可都是比那些非亲非故的要更有才华、更有作为的,要是跟非亲非故的一样,甚至还要差些,谁有脸举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