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一样(第2页)
到现在,距离哲宗皇帝驾崩不过也才几十年,但是放眼京师,就已经看不到曾经风光鼎盛的晏氏族人的身影了。
而当今的皇帝与皇后,论情深远不及哲宗皇爷与他的晏皇后。
所以大皇子猜,外祖父故去之后,父皇即便愿意继续加恩母后的兄弟,所封的官爵,也定然不会比的上外祖父的二品都指挥使。+小,说§宅u? d?[更#^新1′·最ˉ@?全?+%
这意味着在官职方面,外戚赵氏将会与贵妃娘娘身后的庄氏持平,甚至还要逊色庄氏一筹,
所以,赵家不应该会有人因为外祖父的病逝而庆幸才是。
大皇子不由陷入了沉思。
灵堂中跪着的赵家人已经在看到他的身影时,便上前与他施礼。
虽然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大皇子的长辈,但是别说是这些舅父舅母或者姨母姨父了,就连棺椁里面躺着的国丈赵大人,若是此刻没死,天家皇子面前,也只有拱手问安的份。
至于大皇子的礼,赵家没人能担的起。
而面对这些与他血脉相亲的亲戚,大皇子也是来了之后才发现,他对他们并没有任何亲近之感,也很难仅仅因为那一丝血缘方面的牵扯,就对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见如故。
而他之所以忙里抽闲,日日来赵府为外祖父进香,只是因为他向母后允诺过,要好好替母后尽孝而已。
与其说这份孝心是出自于对外祖父的哀思,倒不如说这是因为对母后的关切,大皇子并不希望母后的族人会被旁人看低。
但是对于抬举母后的族人这件事,每日灵前的这一炷香,就已经是大皇子能够想到、也能够做到的全部了。
上完这炷香,大皇子就要赶回大本堂去进学。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去探望一下据说是从外祖父病逝那日起,就因为过于哀伤,而病的下不了榻的外祖母——
这也是赵家唯一一个能让大皇子觉得有一丝亲切的
人。
在他还住在坤宁宫的时候,外戚进宫那日若逢大本堂休息,皇后也会请大皇子与赵家进宫的女眷相见。
大皇子能够看的出来,这位外祖母待他,恭敬之余也是有关切与疼爱的。
她与灵堂里面的那群人不一样。
灵堂那群人谄媚的笑容,会让大皇子想到那群奉承他、讨好他,想要从他这儿捞到什么好处的内官。
大皇子不喜欢那些内官,史书上写,多少王朝都是亡于奸邪谋害忠良,而那些奸邪之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内官与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