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杀人了(第2页)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到从十王府回到咸阳宫,沈贤妃都是昏昏沉沉、摸不着半点头脑的。
是太后?
不,太后就算再不喜欢皇后,也会顾及着与皇帝之间的情分,她绝对不会用那样惨烈的方式,从大皇子身上寻求打垮皇后的办法。
但是除了太后,谁又能有那样的本事?
贵妃吗?
皇后全部的希望与倚仗,全部都系在大皇子的身上,大皇子若是没了,皇后八成就再也站不住了。`x~q?u·k?a_n.s.h¢u*w-u/.-c?o′m!
而染上谋害大皇子这项嫌疑的贤妃,此生也绝对是与后位无缘的。
唯一会被继立为后的人,只会是贵妃。
到那时,二皇子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入主东宫了。
所以,规避嫌疑才是贵妃主动请缨,留在上林苑侍疾的原因?
不。
沈贤妃不愿意用那样险恶的心思去揣度贵妃的为人。
毕竟贵妃与她的交情虽然只能称一句泛泛,但毕竟不是陌生之人,她又怎能仅仅因为贵妃是此事最大的获益者,就推翻过去所有对贵妃的认知,将这样恶毒的所为安到贵妃的身上。
这与那些仅凭猜测,就恶意揣测于她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于是,所有的可能悉数被沈贤妃推翻。
到最后,她甚至不由恍惚,难道大皇子殿内那盆受潮的红箩炭,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只是因为宫人们的疏忽?
东厂的人,就是这个时候进入的咸阳宫。
他们先进的是楚婕妤的西偏殿,然后楚婕妤就被他们押来了正殿。
沈贤妃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憔悴沉默的楚婕妤。
然后东厂的人开始跟她禀话,更准确的说,是奉旨将楚婕妤对大皇子做的所有事情禀告于她。
于是沈贤妃知道了楚婕妤去内安乐堂的时候,到底与涂娘娘密谋了些什么。
东厂的刑罚,是连铁人都受不住的。
所以涂娘娘也并未奢求能在此事之后全身而退。
她让楚婕妤给那些人递了一句外人听不明白的话——
一个宣成年间的日期。
然后涂娘娘让楚婕妤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