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物是人非(第3页)

 贵妃才领着众人达到慈宁宫,钱嬷嬷就出来传太后娘娘的意思:偶感风寒,乏的厉害,就不请大家进去说话了。 

 于是一行人就按品级站好,在贵妃娘娘的带领下,跪在正殿外面的小广场上给太后娘娘行礼。 

 然后再由贵妃娘娘领着,按品级退出慈宁宫。 

 等问安的人全部都散了,太后娘娘由钱嬷嬷扶着走出大殿,朝着某个方向遥遥祭一壶酒。 

 钱嬷嬷扶着太后回到殿内,轻轻劝她:“娘娘别太难受,涂娘娘想是预感自己大限将至,这才会等不及对大皇子下手,如今不入先皇陵寝,对涂娘娘而言,未尝不是得偿所愿。” 

 太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千防万防,终究是迟了一步。 

 但是不入皇陵,就能抹去这三十几年的苦,只当这一切从未发生吗? 

 钱嬷嬷又说:“皇上还愿意亲自来慈宁宫告知您涂娘娘的身后事,想是也能明白,大皇子的事情,与您是没有关系的。” 

 太后又摇了下头,长长的叹出了一口气。 

 …… 

 上元节后,元徽六年这氛围淡至几乎没有的年节便也算是彻底画上了句号。 

 大本堂的课业也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二皇子每日都是先去大本堂进学,散学之后就赶去十王府,给昏迷之中的大皇子念先生们当日所讲的文章。 

 “好孩子,”皇后一只手紧紧握着大皇子的手,另一只手紧紧的搂住二皇子,她说,“等康哥儿好了,知道你这样待他,定然会好好谢你的。” 

 二皇子在皇后怀中点点头,好像这样就说定了大皇子定然会病愈似的。 

 到了二月初,刚满三周岁的三皇子也喜提大名“谢允瑢”。 

 在完成一系列皇子正式出阁读书之前需要完成的仪式之后,他也要预备去大本堂读书了。 

 咸阳宫还没有从禁足状态之中恢复,于是二皇子问贵妃,他能不能像大哥当时来接他一块去进学似的,也去咸阳宫接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