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蒸不好饭
往事篇·其一·把爷(第2页)
大概可以理解为绵羊和岩羊的区别。
他们的路线和这群土匪没有重合的地方,不需要担心发生意外冲突。
常言道常在湖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自从张海桐出任务开始,张家就好像一直在走背字儿。原本应该万无一失的运输通道,还是出意外了。
这条道路非常险峻,几乎就是直接垂直开在山崖上。四川气候湿润,草木旺盛。有植物掩盖,从外面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岩崖。
崖壁上打了许多钉子,用来拴住铁链。外面还有一条滑索,这条滑索不是给人走的,而是给骡子走的。
张家人把背着货物的骡子吊在滑索上。人在进入崖道之前,先通过滑索将骡子拉到半路上。而后负责运输的人才会进入崖道,同时留下两个人断后。
等前面的人过去,第一时间将骡子拉到对面。这些骡子都被刻意训练过,相对来说比较听话。为了防止它们发出叫声,一般都会给它们喂哑药。
哑药的制作成分并不复杂,但服下去绝对非常痛苦。这本来是一种惩罚族人的手段,后来延伸出了其他用法。
好巧不巧,张海桐就是那个负责断后的张家人。和他一起的,是另一个颇有经验的老手。“第一次来?”这个张家人问。
“对。”张海桐回答一声,下意识将身上挂的土炸弹往背后放了一些。这玩意儿很早就出现了,张家人一直从事盗墓行业,科技更新也很快。背炸弹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两个人搞不定敌人,那就只能和炸弹一起光荣了。
“看来他们对你的身手很有自信。”张家人蹲下来,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前方。“你说敌人会从哪里来?”
其实应该问敌人会来吗?
按照他们之前的经验,这里很难有敌人。倒是有不少猴子。
大多数时候,断后的人经常要做的其实是用弹弓打猴子。
张海桐只是精神紧绷的四处张望。老张说完话,忽然神色一凛。他立刻紧贴崖壁。一系列动作结束后,才发现张海桐也和他动作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