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旧事簿·香味

 这些仿佛陵墓雕像一样的孩子并未及时睁开眼睛,就这么站在原地垂着头。¢d¢a¨w~e-n¨x+u′e′x*s¨w!.~c/o?m, 

 围楼走廊里也没有人来看他们。 

 那么刚刚是什么? 

 张海楼单手抱臂,另一只手拨了拨耳垂上小小的青铜铃铛,眼镜后好看的眼睛笑的十分狡黠。 

 “那是一种幻境。”他走到张海侠身边,手臂搭在好友的轮椅椅背上。他看着小孩有些呆的样子,总觉得有点眼熟。 

 张海侠小时候被张海楼耍了,会有一瞬间的愣神。那个样子就和现在的小孩有点像。 

 “它是一种特制的铃铛制造而来,对于你们这群小孩子来说,能这么快清醒确实天赋异禀。难怪干娘说你很特殊,目前来看,耳朵是真好使。” 

 “你现在要做的是,先把自己拾掇干净。”张海楼说完,看了一眼旁边的族人。 

 那位女性族人拿出手帕,递给张海扇。 

 张海扇这时候才回神,发现鼻腔里有一股血腥味,耳朵也很痒。耳鼻喉相通,血不是从内脏里来的,估计是鼻腔出血,耳道也出了问题。 

 他用手帕一抹,白色的绢帕上果然出现一点儿刺目的红色。但也只是一点,就像龙眼吃多了上火流鼻血一样,还没那个严重。 

 至于耳朵,他摸了半天,什么也没有。 

 估计出血太少和耳道分泌物混合在一起了。 

 “这个是干嘛的?”张海扇问:“用来测试什么?” 

 在孤儿院,每一项训练都有它的意义。档案馆的训练没有多余,只有恰到好处。 

 以前天下大乱的时候,张海琪能带着小孩上街学看人,实践实践本事。现在法治社会,孩子们也只能互相训练,然后定期出国去东南亚实践。 

 这种实践,被称为“夏令营”,而且是国际夏令营。-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小孩子会被分成不同的队伍,每一支队伍都有档案馆前辈带领。 

 在当代,离中国最近又最接近乱世且秩序相对混乱的地方,只有东南亚。张家在东南亚也比较有分量,这点还要感谢张瑞朴留下来的遗产,给东南亚的网络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张海扇在孤儿院学到的所有东西,在一次又一次实践都用上了。 

 张海琪是个严厉的老师,在她手底下没有任何宽容的说法。怕水?除非你真有先天疾病适应不了,不然哪怕是喝,也得喝到会水为止。 

 在档案馆生存,就要有价值。 

 孤儿们很早就明白,要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必须有价值。没有价值,在孤苦无依的时候就死了。 

 很多小孩吃百家饭的时候,就知道要去这“百家”做些事,算报答他们的一饭之恩。 

 人都是相互的,没有谁生来就应该为另一个人做任何事。 

 张海楼用铃铛编织幻境,肯定有他的道理。 

 “没有意义。”张海楼忽然站首了,神情严肃。好像刚刚那个忽然炸毛又语气调侃的人不是他。“只是让你们遇到同样的状况时,死的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