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甲炽心晴空飞鱼

第349章 伊戈尔皇族

尼古拉·伊戈尔的面色铁青,如同北境的寒冰一样。

 

他离开皇帝那弥漫着甜腻腐朽气息的寝宫,沉重的军靴踏在冬宫漫长而空旷的走廊上,每一步都发出清晰而冷硬的回响。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那间充斥着地图、报告和冷冽空气的权力巢穴。

 

“嘭”地一声,他猛地将肩后那件厚重的将官披风扯下,近乎粗暴地甩在宽大的椅背上。

 

他无法坐下,像一头被囚禁在铁笼中的受伤猛虎,在铺着深色地毯的房间中央烦躁地踱步。

 

脑海中,愤怒与不甘如同冰冷的北海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刷着他紧绷的神经。

 

一切缘由,要追溯到一年之前。

 

帝国的粮仓与苦寒之地——萨马尔区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农奴叛乱

 

那些世代被枷锁与苛捐杂税碾入泥土的农奴,那些被贵族鞭挞、视若牲口的人们,终于在绝望的深渊发出了咆哮。

 

他们拿起锈蚀的草叉、生锈的砍刀,如同决堤的洪流,疯狂地冲向那些曾经象征着不可侵犯的贵族庄园与税所。

 

一时间烽火遍地,哀鸿遍野。

 

如果只是一群衣衫褴褛,鱼龙混杂的农奴那倒也没什么。然而,真正将叛乱是奉命前去平叛的帝国第12师团!

 

那个由农奴之子出身、凭借赫赫战功一步步爬上师长高位的马卡洛夫,竟然在阵前……倒戈了!

 

第12军团加入了农奴叛乱当中,背叛了叶塞尼亚帝国。

 

市长马卡洛夫麾下那些同样大多出身寒微的士兵,调转了枪口,将帝国的制式武器对准了曾经的友军部队。

 

就在这内忧如同毒瘤般恶性膨胀的致命时刻,帝国的世仇——希斯顿帝国,正与由教皇国领导的神圣联盟三国,在遥远的科拉夫王国境内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拉锯战,双方精锐尽出,打得难解难分。

 

那本是叶塞尼亚等待了数年的、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

 

此前两次流尽了帝国鲜血的北境战争,叶塞尼亚都未能从希斯顿那只钢铁巨兽口中,夺回那片被强行割占的、至关重要的乌纳尔什山脉南部。

 

那座蜿蜒如同巨龙脊背的山脉之下,沉睡着储量惊人的炽流金矿脉——那是驱动一切现代机甲的核心动力源,是帝国工业体系得以运转的鲜血。

 

也是叶塞尼亚能否重新崛起、洗刷屈辱的命脉所在!而他的另外一半却一直被希斯顿人死死攥在手里,成为勒紧叶塞尼亚脖颈的绞索。

 

“如果不是这场该死的、卑贱的叛乱……!”

 

尼古拉猛地一拳砸在名贵的红木办公桌上,巨大的力量让桌面的墨水瓶跳起,一道清晰的裂痕应声出现在光滑的木质表面。

 

他的指节瞬间泛红。

 

这本来是一场天赐良机,趁着一希斯顿帝国和教皇国神圣同盟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

 

叶塞尼亚帝国只需要沉浸在背后偷袭,让希斯顿帝国负面受敌,就可以夺回另外一半的乌纳什山脉,还能让希斯顿帝国这个叶塞尼亚人世世代代的血海仇敌遭受重创。

 

可是,萨马尔燃起的冲天战火打乱了一切!

 

前线用于和希斯顿帝国对峙的最精锐的极地熊军团不得不被仓促调回,宝贵的战争资源被投入到残酷的内战泥沼之中。

 

偷袭希斯顿帝国的的计划,被迫无限期搁置,直至最终彻底错过了那稍纵即逝的战机。

 

这错失的天赐良机,像一根淬毒的尖刺,深深扎在尼古拉的心头,日夜不停地折磨着他。

 

尼古拉他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作为沙皇彼得罗夫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以摄政大公的身份,实际执掌着这个庞大帝国日夜不休的沉重齿轮。

 

他胸怀吞吐天地的野心,也自认拥有匹配这野心的能力与意志。

 

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帝国在他那位荒唐兄长的阴影下,日渐衰败、腐朽,内心的焦虑与无力感如同藤蔓般日夜缠绕,几乎令他窒息。

 

彼得罗夫……一想到那个名义上的帝国最高统治者,他的亲哥哥,此刻或许又沉醉在那桶劣质火水酒或是那个女人的胸脯上。

 

尼古拉就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反胃,仿佛连呼吸都被宫廷那甜腻的腐臭所堵塞。

 

那个男人,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千万子民的生死,全然抛在脑后,他眼中闪烁的,只有酒精的迷醉和肉欲的浑浊。

 

这样的君主……如何能带领叶塞尼亚这辆沉重的战车,碾过历史的冰原,击败叶塞尼亚人的世仇希斯顿人,登顶泽拉大陆第一强国呢?

 

尼古拉猛地停下脚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冬宫前被严寒笼罩的广阔广场,无数黑点般的行人在其中匆匆穿梭。

 

象征着叶塞尼亚帝国伊戈尔王朝的白色双头鹰旗帜,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舒展却又显得无比孤独。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透过窗缝渗入的空气,那冰冷刺入肺腑,却让他沸腾的血液稍稍冷却。

 

眼中,一丝近乎残酷的狠厉光芒骤然闪过,如同雪原上饿狼盯上猎物时的眼神。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无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无论要采取何种……非常的手段。他都必须要让叶塞尼亚这艘巨轮挣脱泥沼。

 

哪怕……哪怕……要越过那个荒唐的沙皇。

 

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密的雪,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广场上灰黑色的石板路,仿佛要急切地掩埋一切污秽与痕迹。

 

尼古拉的目光穿透风雪,投向南方,投向那片希斯顿帝国广袤而富庶的土地的方向,视线最终隐没在无尽的风雪帷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