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四段:人才的培养与竞第654章 校企合作的尝试(第2页)
现实很快给了所有人一记重击。在智能生产线调试项目中,实习生团队设计的自动化方案在实验室运行良好,搬到车间却频频出错。某天深夜,李阳接到紧急电话:新安装的机械臂因算法误差,将一批价值百万的精密部件撞成废铁。赶到现场时,几个实习生蹲在角落抹眼泪,带队的老工程师脸色铁青:\"书本上的公式,在车间里根本不管用!\"
这次事故成了校企合作的转折点。李阳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连夜召集团队开会。凌晨三点的会议室,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问题:\"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工程思维训练实习周期过短\"。\"我们要重新定义实习模式。\"他擦掉所有字迹,写下\"三位一体培养计划\"。
新方案打破了传统实习的桎梏。公司派资深工程师入驻高校课堂,将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学生在实习前要完成\"车间生存必修课\",学习设备操作、安全规范等基础技能;每个实习生都配备双导师——一位高校教授指导理论方向,一位企业专家把控实践细节。李阳甚至在车间设立\"创新试错区\",允许实习生用淘汰设备验证想法。
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当第二批实习生进入公司时,他们带着改良后的智能分拣模型,这个方案在学校实验室经过12次模拟测试,还附带了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在老工程师的指导下,他们不再空谈理论,而是蹲在生产线旁,拿着测温枪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用3d打印机制作零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