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六段:国际合作与竞争第688章 国际标准之争

日内瓦的深秋裹着寒意,李阳站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智能医疗设备标准研讨会的玻璃长廊前,望着远处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手中的会议议程单上,欧美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草案占据了大半篇幅,中国企业的提案却被安排在最后一个讨论环节。"李总,他们又提前召开了闭门会议。"随行的技术顾问压低声音,"这次恐怕又是场硬仗。"

 会议室里,投影仪亮起,某美国科技巨头的代表正展示其推行的设备数据传输协议:"我们的标准已经在47个国家落地,是目前最成熟的解决方案。"台下的掌声中,李阳注意到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欲言又止。他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国内实验室的最新测试数据——中国团队研发的低功耗传输技术,能耗比现行标准降低62%,信号稳定性却提升了3倍。

 "各位,技术的价值不应由市场占有率定义。"李阳在提问环节举起一张对比图,"当我们讨论智能养老设备标准时,是否考虑过非洲偏远地区的网络环境?是否关注过东南亚高温高湿气候下的设备稳定性?"他的话让现场陷入短暂沉默,一位来自肯尼亚的代表点头附和:"我们国家确实需要更适配本土条件的技术。"

 然而,欧美企业的反击迅速而尖锐。某德国企业高管在茶歇时拦住李阳:"你们的技术缺乏长期验证,贸然纳入标准会带来安全隐患。"更棘手的是,部分中立国家代表私下表示:"更换标准意味着巨大的改造成本,我们承受不起。"深夜的酒店房间,李阳拨通国内二十余家同行的视频会议:"单打独斗没有胜算,我们必须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