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七段:环保与可持续发第691章 环保浪潮的冲击(第2页)

 

\"环保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李阳在白板上写下\"绿色革命\"四个大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合规,而是引领行业。\"他宣布成立\"零碳行动小组\",由技术、供应链、市场等核心部门负责人组成,目标是三年内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话音刚落,供应链总监面露难色:\"光是更换环保包装材料,成本就要增加15%。\"

 

变革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研发团队投入数百人攻关新型材料,在实验室里,工程师们尝试用竹纤维替代塑料,将废弃渔网回收制成设备外壳。当第一款全生物降解智能手环诞生时,技术主管兴奋地展示:\"不仅可在180天内自然分解,强度还提升了20%。\"但量产过程充满波折,新生产线因材料特性差异频繁停机,团队连续三个月泡在工厂调试参数。

 

供应链的绿色改造更具挑战性。李阳亲自带队走访供应商,当看到某零部件厂家的废水直排河道时,他当场终止合作:\"我们宁愿承担损失,也不与污染企业为伍。\"公司投入重金扶持环保型供应商,帮助他们升级设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为了降低运输碳排放,物流部门重新规划全球路线,采用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运输能耗降低了35%。

 

在市场端,一场\"透明化革命\"悄然展开。公司官网上线\"产品碳护照\"系统,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能查看产品从原料开采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客服团队接受专项培训,当用户询问环保细节时,不仅能专业解答,还会主动分享设备的节能使用技巧。某次直播中,主播现场拆解智能设备,展示内部的可回收设计,这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吸引了500万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