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七段: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第694章 设备采购谈判

上海外滩的玻璃幕墙折射着盛夏的阳光,李阳在会议室里第三次调整领带。今天的谈判对象是德国某环保设备巨头,对方Ceo施密特特意从慕尼黑飞来,带来的报价单上,一套废水处理设备的价格足以买下三栋写字楼。"李总,我们的纳米膜技术是行业唯一,"施密特转动着钢笔,镜片后的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这个价格已经是对中国市场的特别优惠。"

 李阳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上同步播放着三组对比数据:德国设备的处理效率、国内某企业的改良技术参数,以及东南亚某国同类产品的采购价格。"施密特先生,"他指着波动的成本曲线,"您的技术确实领先,但维护成本是同类产品的2.3倍。更重要的是,"他调出政策文件,"中国政府对本土环保设备的补贴,已经能覆盖技术差距带来的性能损失。"会议室的气氛骤然紧张,翻译的声音都变得小心翼翼。

 与国内供应商的谈判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浙江某环保企业的车间里,创始人老周挠着后脑勺:"李总,我们的设备稳定性确实差些,但价格只有进口货的三分之一。"李阳蹲下身查看设备接缝处的焊接痕迹,突然问:"如果我们投资研发,能不能在三个月内解决漏液问题?"老周眼睛一亮:"只要资金到位,我带着团队住厂里都行!"当晚,双方就达成了技术改良合作协议。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香港的一场环保展上。李阳偶然发现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他们将日本的精密制造技术与中国的成本优势结合,研发出新型废气处理设备。"我们的催化剂寿命比德国产品长40%,价格却低25%,"负责人展示着检测报告,"但市场认知度还不够。"李阳敏锐捕捉到机会,当场邀请对方到公司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