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七段:环保与可持续发第697章 试运行的波折(第2页)

 

供应商代表擦着额头上的汗解释:\"我们的设计基于标准工业废水,贵司的生产废液成分更复杂。\"这句话激怒了李阳:\"技术没有'标准适配',只有'因地制宜'!\"他立即组织成立\"攻坚特战队\",要求研发、生产、供应商三方人员24小时驻厂,吃住都在车间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调试过程如同一场精密的手术。技术人员在反应塔加装压力波动监测装置,编写自动补偿程序;污水处理团队连续72小时泡在实验室,调配出专门针对油脂的生物酶制剂;甚至连设备的安装工人都参与进来,重新校准每一个法兰接口的密封度。李阳每天带着保温饭盒穿梭在各个调试现场,和工人们边吃饭边讨论解决方案。

 

但新的挑战不断涌现。当废气处理系统恢复正常后,设备的噪音突然超标。声学工程师用声呐定位发现,新增的管道支架与风机产生共振。他们尝试了五种减震方案,直到把支架换成柔性复合材料,噪音才降至标准范围。\"就像在解一个无限套娃的谜题,\"疲惫的技术主管苦笑,\"解决一个问题,又冒出新的。\"

 

在持续两周的调试中,李阳建立了\"问题看板\"制度。车间墙壁上的电子屏实时更新故障进度,每个问题都标注着责任人、解决方案和预计完成时间。他还发起\"金扳手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改进建议。当一名普通操作工发现通过调整药剂投放顺序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时,不仅获得了奖金,他的方法还被写进了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