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九段:千禧年的准第743章 社会观念的镜像(第2页)

 

\"李总,新一期内刊的主题征集结果出来了。\"宣传部的小李抱着策划案走进来,\"得票最高的是'我的职场dnA',大家都想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李阳翻开提案,看到有人想讲述从流水线工人转型为Ai调试员的经历,有人计划记录在海外分公司打破文化壁垒的过程。这些鲜活的个体叙事,与二十年前整齐划一的集体颂歌形成鲜明对比。

 

在员工分享会上,这种观念的变迁得到了更生动的展现。老技工老张展示着他收藏的\"传家宝\"——1995年的考勤卡和现在的电子工牌;年轻的ui设计师小陈则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了她设计企业吉祥物的全过程。当90后程序员小吴站在台上,讲述他如何说服管理层启动\"黑客马拉松\",让员工用48小时自由组队开发创意项目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最触动李阳的,是内刊收到的一封特殊来信。退休员工周阿姨在信中写道:\"当年我们把企业当靠山,现在的孩子们,是在和企业一起成长。\"这句话让他想起2003年那场非典危机,员工们自发捐款捐物;而在2022年的疫情防控中,年轻团队迅速开发出无接触办公系统,还为居家员工组织了线上技能培训。时代在变,但凝聚人心的力量始终未改。

 

随着调研的深入,李阳发现了更多有趣的细节。90年代的内刊摄影作品多是宏大的生产场景,如今镜头聚焦在员工的微表情上——调试设备时专注的眼神、项目成功后激动的泪水、头脑风暴时迸发的灵感火花。企业价值观墙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团结奉献\"的标语旁,新增了\"敢想敢为拥抱变化\"的烫金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