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一段:新世纪的开端第759章 成本压力!(第2页)

 谈判陷入僵局时,李阳突然话锋一转:"如果我们投资参股您的新矿场项目,换取未来三年的价格保障,您觉得如何?"这个提议让对方眼睛一亮。经过三天的拉锯,双方达成协议:李氏集团注资5000万参股矿山,换取钢材价格上浮不超过市场均价5%的长期协议。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掀起了一场"效率革命"。李绍文带领技术团队驻扎在车间,用Ai算法重新规划生产线布局。智能调度系统上线后,原本需要12道工序的组装流程精简为8道,设备空转率下降70%。但这些努力仍不足以抵消成本压力,财务报表显示,成本缺口依然高达22%。

 在高管会议上,是否提价成为争论焦点。市场部坚决反对:"现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竞品刚推出降价促销活动,我们提价等于拱手让人!"但财务部门据理力争:"再不提价,现金流撑不过半年!"李阳沉默良久,调出用户调研数据:"68%的用户认可我们的产品质量,但能接受10%以上涨价的,只有35%。"

 两难抉择中,李阳决定走一条折中路线。他推出"品质升级套餐":产品基础款价格维持不变,但新增高端配置版本,搭载最新研发的节能模块,价格上浮15%。同时,开展"老用户回馈计划",为合作超过三年的客户提供专属折扣。为了减少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他亲自录制视频,在官网和社交媒体上解释涨价原因:"我们不是在追逐利润,而是在守护品质。"

 然而,市场的反应比预想更严峻。提价后的首周,订单量暴跌40%,竞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李阳每天盯着销售数据,失眠成了常态。深夜的办公室里,他反复观看用户评论,一条留言让他陷入深思:"东西是好,但价格涨得太快,我们小企业压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