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二段:行业的颠覆与创新第777章 农业的科技化发展
2029年秋分,李氏集团在黑龙江三江平原的智慧农场里,金色稻浪与银色的无人机群交相辉映。李阳站在智能控制中心的全息沙盘前,看着虚拟投影中跳动的数据: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地下30厘米的湿度变化,无人机编队按照Ai规划的路径进行精准施肥,水稻长势三维模型显示今年亩产预计突破900公斤。智能手表突然震动,弹出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首次超过65%。
"李总,传统农户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不足40%。"农业事业部总监老王将平板电脑转向李阳,屏幕上的调研视频里,一位老农用布满老茧的手摸着自动播种机,满脸疑惑,"他们担心设备太贵,坏了没人修。"财务总监调出成本分析:"光是建设万亩智慧农场,就需要投入12亿,而且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冷链物流体系还存在短板。"
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如窗外低垂的云层。李阳沉默片刻,调出企业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成果:"还记得苏州工厂的智能生产线吗?"他的激光笔划过虚拟屏幕,将机械臂精准操作的画面与农田场景重叠,"农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科技最后的蓝海。"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用造智能设备的精度,来种每一粒粮食。"
三个月后,"星农"智慧农业项目正式启动。与传统农场不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数字生命":埋在土壤里的微型传感器每10分钟上传一次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到云端大脑,Ai系统根据光照、湿度等128个变量,自动控制灌溉阀门和施肥装置。更具颠覆性的是,研发团队将医疗领域的Ct扫描技术改良,开发出"土壤Ct"系统,能立体呈现地下根系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