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三段:社会责任的担当第785章 环保公益行动启动
2038年仲夏,李氏集团苏州智能工厂的监测大屏上,pm2.5数值曲线持续攀升,与厂区外太湖蓝藻爆发的新闻画面交相辉映。李阳站在全息投影前,看着智能手表推送的环境报告:长三角地区酸雨频率同比上升23%,电子垃圾年产生量突破500万吨。这些数据如同警钟,让他想起在湘西助力乡村振兴时,老农望着被污染河流叹息的场景。
"李总,节能减排改造预计需要投入18亿。"财务总监将成本分析模型投射在空中,红色警示标记覆盖了多个生产线,"而且部分老旧设备改造难度极大,可能影响季度产能。"公关部负责人忧心忡忡:"环保公益行动一旦启动,社会关注度会空前提高,若成效不显着,反而会引发舆论危机。"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被热浪扭曲。李阳却调出企业在能源领域的绿色革命成果:"敦煌光伏电站的清洁能源技术、智能工厂的能耗管理系统,"他的激光笔划过虚拟屏幕,将太阳能板阵列与工厂烟囱的画面重叠,"我们能在荒漠中点亮绿洲,就能在工业文明的腹地播撒环保火种。"
一场席卷全集团的"绿色革命"率先启动。研发团队将新能源领域的储能技术应用于工厂,在屋顶铺设第三代碲化镉发电玻璃,使厂区实现30%的电力自给;借鉴智慧农业的精准灌溉系统,改造工业水循环网络,将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92%。最具突破性的是,集团开发的"数字孪生工厂"系统,通过模拟生产流程,提前优化能耗节点,使整体能效提升47%。
但内部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某条已有20年历史的生产线改造时,老技工们围在设备旁摇头:"这台冲压机比我工龄都长,改造成智能设备还不如直接报废!"李阳没有强制推行,而是带着技术团队连续两周蹲守车间,用数据证明改造后不仅能耗降低,还能通过Ai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当老旧设备重获新生,生产效率提升20%时,老师傅们主动参与到其他设备的升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