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九段:未来科技的探第875章 生物技术合作细节敲定(第2页)
利益分配的模式重构了商业伦理。双方放弃传统的\"销售额分成\",转而采用\"患者获益度\"计算法——根据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提升程度、社会医疗成本节约量等多维指标,由第三方机构评估收益。协议特别规定,从技术商业化的第一年起,每年提取5%的利润注入\"社区医疗创新基金\",用于扶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因检测能力建设。当艾莉丝提出\"每治愈一位患者,就为青湖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捐赠1000元\"时,李阳立即补充:\"我们再加一条,每预防一例重症,就在社区种一棵树。\"这个约定后来让青湖社区多了127棵\"健康纪念树\",每棵树上都挂着受益患者的故事牌。
合作过程中的沟通机制设计如同精密的基因调控网络。双方每月举行\"双中心视频会\",青湖社区的医生、患者代表可直接向研发团队提问;每季度发布\"透明进展报告\",用漫画、短视频等形式向公众公开研发动态。协议还设立\"紧急通道条款\",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重大技术突破时,任何一方都可启动24小时内的紧急磋商。在后来的临床二期中,有3位患者出现轻微的血小板下降,\"紧急通道\"立即启动,48小时内就调整了给药方案,这种快速响应避免了试验暂停,也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
签约仪式的举行方式打破了商业活动的刻板印象。没有奢华的酒店宴会厅,而是在青湖社区的智能医疗站进行。当李阳与艾莉丝博士在全息协议上签下名字时,背景屏幕上同步播放着两位科学家的初心故事——艾莉丝因母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投身研究,李阳则回忆起创业初期社区医生缺医少药的困境。更动人的是\"时空胶囊\"环节,双方将这份协议的数字版存入量子存储器,与127位患者的心愿视频一起埋在社区的\"希望广场\",约定20年后开启,看看基因编辑技术如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