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市场突破
2090年秋分,青湖社区的\"全球社区地图\"前,林小满正用激光笔圈出一个个闪烁的绿点——非洲的基苏木社区、南美的利马贫民窟、欧洲的柏林银发公寓,这些都是李氏集团新开拓的市场地标。每个绿点旁都标注着当地的\"爆款产品\":基苏木的\"太阳能+手摇\"双用诊疗仪,解决了停电难题;利马的\"量子防蚊纱窗\",兼顾了贫民窟的通风需求;柏林的\"多语言智能护理床\",让不同国家的老人都能听懂指令。李阳站在地图侧后方,看着林小满给社区老人讲解\"为什么非洲的门吸要做防水处理\",突然想起1985年的自己——那时他蹲在胡同口,给挑货郎演示门吸的耐摔性,阳光落在两人身上的角度,竟如此相似。
新兴市场的突破,始于\"把他乡当故乡\"的洞察。李氏团队进入非洲市场时,没带现成的量子设备,而是先在基苏木社区住了三个月:看到医生在煤油灯下看病,就给诊疗仪加了手摇发电功能;发现老人怕\"机器吸走灵魂\",就请当地酋长在设备上刻上祈福符号;甚至根据妇女背孩子的习惯,把设备设计成可挂在肩上的样式。这些改动让产品在当地的接受度远超标准化设备,某医生在感谢信里写:\"它像我们的马赛鼓,既现代又懂我们的习惯。\"在南美市场,团队从贫民窟的\"共享文化\"中获得灵感,将量子安防系统设计成\"社区共享模式\"——几家共用一套设备,费用分摊,数据共享,还能互相提醒异常情况。林小满在战略会上说:\"新兴市场不是卖产品,是找'他乡的青湖社区',当年李总在四合院怎么做,我们在这就怎么做。\"
销售额的攀升,藏在\"解决真问题\"的细节里。李氏集团的海外业务报表上,最醒目的不是数字,而是\"社区改变记录\":基苏木社区的夜间就诊率提升67%,因为诊疗仪的Led灯能照亮诊室;利马贫民窟的登革热发病率下降41%,得益于防蚊纱窗的普及;柏林老年公寓的家属探视次数增加2.3倍,因为智能护理床能实时传健康数据。这些改变带来的口碑效应,让销售额自然增长——非洲某国的卫生部主动找上门,要采购1000台诊疗仪;南美社区的商户自发帮着推广产品,说\"这是真能帮我们的东西\"。李阳看着报表上的\"门吸销量\"笑了:在非洲,改良版防水门吸成了爆款,因为雨季时能防止门框变形,\"没想到六十年后,门吸还能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