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908章 持续创新(第3页)
李阳的坚守,藏在\"创新可以疯,初心不能偏\"的把关里。他很少直接否定创新想法,但总会问三个问题:\"老人能用吗?社区需要吗?赚这钱踏实吗?\"某团队想开发\"高端量子保健仪\",定价是普通产品的10倍,李阳没反对,只带他们去社区看低保户的生活,项目后来改成了\"平价基础款+公益捐赠\"模式。他还保留着\"最终否决权\",但只用过三次,最近一次是因为某方案\"太复杂,周奶奶学不会\"。这种把关不是保守,而是让创新始终贴着地面走,就像当年他给徒弟定的规矩:\"不管门吸做得多花,首先得让三大爷觉得'中用'。\"
暮色中的青湖社区,创新点子墙的灯光渐次亮起。小郑的\"智能门吸\"方案旁,多了林小满的批注:\"加个'子女远程查看'功能,在外打工的孩子也能放心。\"周奶奶凑过来,用放大镜看完,突然说:\"能不能让门吸在春节时亮红灯?喜庆。\"年轻人立刻记下这个新想法,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李阳看着这一幕,想起1983年三大爷对门吸的建议:\"刷点绿漆,跟门框配。\"后来他真的刷了绿漆,那扇门现在还在四合院的老院里。
此刻,社区广播里传来新研发的\"社区智慧屏\"的试播声,正用周奶奶的语气念着创新通知:\"谁家有好点子,赶紧来墙上贴,咱一起让日子更舒坦。\"李阳知道,所谓持续创新,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灵光一闪,而是无数个\"再改改再问问\"的坚持,就像当年他打磨门吸的橡胶垫,磨了又磨,只为那声不刺耳的闷响。而最好的创新,就是让这声闷响,变成更多人的笑声、安心的叹息、重逢的哽咽——这些,才是创新最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