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制陶工坊(第2页)

 砖窑的旁边是一大间四面通风的长廊形建筑,里面摆满了木架子,木架子上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造型的陶胚。

 还有人用肩膀扛着长木板,上面摆放着晾晒好的陶胚,在附近的几个工坊之间来来回回。

 另一边的山坡上,有的人在挖泥,有的人则将挖好泥从山坡上运下来。

 装泥的篮子在他们的手里不停地向下传递,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人流。

 山脚下,一条小溪蜿蜒流过,上面还架着一个大大的水车。

 水车的旁边有一个大大的亭子状建筑,里面是一排舂车。

 一根长长的粗木横跨整个建筑,一头固定在水车的中轴上,另一头则放置在建筑另一头的木桩孔洞之中。

 中间每隔一定距离,还有几段y形木桩支撑着。

 在粗木的木身上,与舂车对应的位置上,楔着一圈木楔子。

 这根粗木类似一根轴承,与舂车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联动装置。

 水车在水流的推动下,吱吱呀呀地转着,带动中轴的粗木旋转,粗木上的木楔随之转动,压在舂杆上又离开。

 这个步骤不停地循环,带动着舂锤上上下下。

 一条宽阔的人工水渠从小溪里分出,蜿蜒环绕在这个建筑的四周,串联起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泥池。

 泥池里有人也有牛,正在不停地踩踏着脚下的泥巴。

 从山坡上采下来的泥,最先被工人们肩挑手扛地运到这里,舂成粉状,再淘洗几遍,去除杂质。

 林墨看着眼前这一派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竟然有种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无措感。

 正在她纠结之际,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从右前方不远处的一条岔路深处响了起来。

 林墨紧走两步,顺着岔路往里一拐,就看到了高高矮矮的几座气派的青砖大宅,一群人正围在其中最气派的一座大宅的门前。

 朱红色的大门紧紧地关着,上面鎏金的铜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刺眼的光芒。

 即使是林墨站在人群的最外面,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清,却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大宅给围观的人群带来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