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商量办学(第2页)
李仁鸿听了,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梅子,你今天的做法,让爸爸对你刮目相看。”
“谢谢爸爸的理解和支持。我想把学校的管理权全部交给她,同时给她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李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梅子,管理权交给她,我没什么意见。但是,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你知道这意味着多少钱吗?” 李仁鸿有些惊讶地说道。
“爸爸,我考虑好了。这么做,一来算是我弥补自己的过错,二来嘛,她一个人,这些早晚还是会留给耀宗的。到时候,万一等我们老了,姐弟俩为了财产闹起来,有了这份安排,莲秀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李梅认真地解释道。
李仁鸿听了女儿的话,愣了一下,随后仿佛恍然大悟,嘿嘿地笑了起来,说道:“看来梅子还是向着耀宗啊!行,爸爸支持你们的决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晚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丰盛的晚餐。饭后,不管高泽明和李梅如何劝说,两个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家。李仁鸿和吴美英心疼外孙外孙女,在一旁护着。高泽明和李梅实在拗不过,只好无奈地开车前往高泽明父母家。
到了高泽明父母家,高泽明和李梅与二老寒暄了好一会儿。之后,高泽明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把投资学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父母说了。一开始,李贵芝心里充满了担忧,害怕再出什么意外状况,说什么也不同意。后来,在高泽明耐心细致的解释下,再加上李梅在一旁一再保证,老两口这才勉强答应。
高凤铭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说道:“现在东湖县的县委书记杨俊凯,曾经是我的手下,前段时间他还专门来看望过我。”
“那可太好了,爸爸,你赶紧打电话跟他联系一下,看看这件事可行不可行?” 高泽明一听,立刻兴奋地说道。
高凤铭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说道:“现在还不到九点,他应该还没睡。把手机递给我。”
高泽明连忙站起身,快步走到一旁,把手机拿给了父亲。高凤铭在手机里翻找着号码,很快拨通了电话:“喂,俊凯啊,我是高凤铭,你睡了没?”
电话那头传来杨俊凯热情的声音:“高老,还没呢,您这时候打电话,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哦,哦,我就是想问一下,今年你们县里招商引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高凤铭问道。
“高老,我们正全力以赴呢,目前进展还算顺利。不过,要是能有更多优质项目落地,那就更好了。” 杨俊凯说道。
“我给你介绍一个项目,仁鸿集团打算去你们那儿投资建一所私立学校。” 高凤铭说道。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高老,太感谢您了。我们县正需要这样的优质教育项目呢。” 杨俊凯激动地说道。
“好的,好的。星期二,我让我儿子泽明去东湖找你,你们具体再谈谈。” 高凤铭说道。
“好的,好的,高老,我一定热情接待。” 杨俊凯连忙说道。
高凤铭挂了电话,对高泽明和李梅说道:“刚才杨书记说了,没问题,你们星期二就去吧。”
高泽明和李梅听了,连连点头。高凤铭想了想,又叮嘱道:“不管怎么样,你们去的时候带点礼品过去,这是基本的礼数。”
“爸爸,你放心吧,不用您嘱咐,我们心里有数。” 高泽明说道。
二人回到房间,相互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今天在沟通和配合上十分默契。又想到两个孩子不在家,房间里顿时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氛围。他们情不自禁地搂在一起,很快,房间里便充满了激情的声音。
与此同时,刘玉秀接到李梅的电话后,心情格外激动。这些年来,压在她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仿佛一下子落了地。她心想,虽然做不了夫妻,但能和李梅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曾经的情敌如今能够握手言和,这让刘玉秀感到无比欣慰。她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皎洁的月光,今晚的月色在她眼中显得格外温馨。在这宁静的夜晚,刘玉秀的思绪飘向了远方,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与李梅他们在东湖县的再次见面,也期待着能在那所即将投资建设的学校里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而此时,高泽明和李梅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东湖之行做着各种准备,他们憧憬着学校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为自己的事业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所有人的命运都因为这个投资学校的计划而悄然发生着改变,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泽明和李梅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前往东湖县的事宜。他们不仅仔细整理了关于学校投资的各项资料,还精心挑选了带给杨俊凯的礼品。李梅还专门抽出时间,与公司的专业团队商讨学校的初步规划方案,从校园的选址、建筑风格到教学设施的配备,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高泽明则忙着与各方沟通协调,确保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