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迷茫抉择(第2页)
经济上的困境,仿佛是一根点燃争吵的导火索,使得父母之间的争吵日益频繁。小吵天天都有,大吵更是隔三岔五就来一次。
这天晚上,昏暗的灯光在狭小的屋子里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父亲疲惫不堪地坐在椅子上,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手中的旱烟袋有一下没一下地“吧嗒吧嗒”响着,吐出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弥漫开来,让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母亲在一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忍不住抱怨:“你看看,东子马上就要中考了,这资料费、补课费从哪里来啊?你就知道整天在地里瞎忙活,挣那点钱,够干什么的?咱们拿什么供孩子们读书啊?”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无奈与绝望。
父亲猛地站起身来,脸上的青筋暴起,将手中的旱烟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砰”的一声,在寂静的屋子里格外响亮。他大声吼道:“我不干活咋办?你有本事你去挣啊!我天天累死累活的,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容易吗?”父亲的眼睛瞪得通红,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母亲气得浑身发抖,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她哭喊道:“就你累?我就不累吗?我每天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操持家里的大小事情。孩子的前途怎么办?咱们拿什么供他们?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受苦吗?”母亲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在屋子里回荡,如同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李平安的心。
争吵声在屋子里激烈地回荡,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利刃,直直地刺进李平安的心里,让他痛苦不堪。他蜷缩在角落里,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紧紧捂住耳朵,试图阻挡这如噩梦般刺耳的声音,可那些话语却像长了翅膀一样,无情地钻进他的耳朵,钻进他的心里。他的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奈,看着父母为了钱如此激烈地争吵,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然后狠狠地撕裂,那种疼痛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深深地知道,家庭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艰难地步,而自己却如同一个无助的旁观者,无能为力。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像一团乱麻,紧紧地缠绕着他,让他心烦意乱,根本无法安心学习。
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巨大压力之下,李平安的内心防线开始逐渐崩塌。无数个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黑暗中,他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父母那疲惫不堪的面容,那被岁月刻满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浮现出弟弟那渴望学习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还浮现出自己那毫无起色的学习成绩,那一个个冰冷的分数,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经过无数次反复的痛苦思索,每一次思索都如同在他的心上割一刀,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停学去打工挣钱。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像一根救命稻草,缓解家庭那沉重如山的经济压力,让父母不再为了钱而日夜争吵,也能为弟弟那至关重要的学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昔日那三位最要好的好友——王飞、李敏和高凤菊时,他们都惊呆了,仿佛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噩耗。三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向对学习充满热情,心中怀揣着远大理想,如同阳光般积极向上的李平安,竟会做出如此令人痛心的抉择。
那天,他们相约在学校的花园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下,形成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此刻的氛围却格外沉重,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王飞第一个按捺不住,情绪激动地跳了出来,双手用力地抓住李平安的肩膀,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不解,大声说道:“平安,你疯了吗?咱们好不容易才考上高中,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啊!你想想,咱们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多少努力?现在就这么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你还记得咱们一起骑车来上学的日子吗?那时候,咱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那些美好的梦想,难道你都忘了吗?”王飞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实在无法接受李平安要放弃学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