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意侧写北陆661

第178章 畏罪自杀?(第3页)

 另一角沾着干涸的水渍,像是经年累月的泪水。

 照片的中央,周小棠的脸被磨得有些模糊,像是被人用拇指反复抚摸过。

 舒良策把视线从照片上收回。

 终于落在墙上的高塔塔罗牌。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机械蜘蛛们工作的声音,沙沙作响。

 警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舒良策,等待他的反应。

 李书站在一旁,手中的平板垂下,目光在舒良策和塔罗牌之间来回移动。

 舒良策盯着塔罗牌,没有说话,脸上没有表情,但眼神冷了下来。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像无形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李书知道,现场的沉默不仅仅是因为周固和林曼的死,更是因为这件事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警方的预料。

 虽然还没出定论,但周固和林曼大概率就是杀死韦斯特的凶手,他们将韦斯特的尸体通过高空清洁机器示众,这件事在公众中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和愤怒。

 上面要求48小时内破案,压力如山。

 现在,周固和林曼畏罪自杀,案子看似终结,但李书心里清楚,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公众会怎么想?

 他们会认为凶手以死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结局难以平愤,质疑警方是否抓住了真正的凶手?

 是否迫于时间压力,找来两具尸体充当凶手草草结案?

 更糟糕的是,周固和林曼的死,意味着线索断了。

 好不容易又有一起和高塔有关的案件,警方还抱着紧急破案说不定还能摘出高塔的期待,现在好了,又被高塔牵着鼻子走。

 墙上这张塔罗牌,说不定就是高塔对警方的嘲笑!

 而且……周固和林曼的家庭情况,也让这起案件的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周固和林曼是走失儿童家属,他们的遭遇本就让公众同情。

 现在,他们成了杀人凶手,又畏罪自杀,公众的情绪会变得更加复杂。

 有人可能会同情他们的绝望,有人会谴责他们暴力,更多人会质疑警方:

 为什么周固和林曼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警方当时没能及时找到周小棠?为什么韦斯特这样的诈骗犯能屡屡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