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制造完成(第2页)
不过这个距离还有点远。
毕竟国内第一片集成电路芯片,还要等20多年才会诞生,1958年才会成立半导体研究所。
现在关键是机床的制作,还有发动机部件、飞机、摩托车、汽车等的制造。
就比如说他刚刚啃完的C620 - 1 卧式车床,就对金属材料有一定要求。
不过好在按照后世的眼光来看,C620 - 1 卧式车床,不是什么特别先进的车床,很多部件只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用到的高纯度的金属材料很少。
国内现在用一些办法还能搞到。
但是后面的数控机床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都需要使用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金属材料,如果没有这种材料的话,那么高端机械制造的精度和效率将受到限制。
这也将会导致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
就更不用说一些精密仪器的应用了。
精密仪器的应用,对于材料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是最高的,就比如陀螺仪中的弹簧,普通材料根本就不行。
因为必须要保证弹簧的弹性、耐磨性和稳定性,这一点普通材料就很难做到。
不过好在上一次他发现了讲解电渣重熔技术的视频,跟着那个视频一步步学,虽然中间会涉及到很多别的学科。
需要他把那些东西吃透了,但总体而言,他学习的进度相当的快。
最多在用一两个月,他就能组建实验小组,开始进行实验,一旦实验成功,李枭可以想象这对于国内帮助有多大。
这第一可以用这一项技术,去和毛熊换一些其他的技术回来。
第二也能推动国内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还有就是为今后的高端装备制造、武器装备制造,打好一个基础,像是重型机械领域、航空航天领域。
这些国内早晚会涉足。
还有导弹、坦克、舰艇的制造,它们的核心部件,都会用到重熔过后的金属材料。
一想到这些,李枭就动力十足。
就在李枭想这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把他从纷杂的思绪给拽了回来。
李枭下意识顺着声音看过去,这才看到叫住他的人是黄教授。
“叫了你半天也不答应,想什么呢?”,来到近前,看到刚刚回过神来的李枭,黄教授疑惑道。
“黄教授,不好意思刚刚我在想一些技术上的事,没有听到”。李枭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道。
而看着李枭手上那厚厚一沓纸,在听到李枭的话,这让黄教授眼前一亮:“你这又研究出新东西了?”。
“嗯……。”,这让李枭顿了顿,不过黄教授都问起来了,李枭也就没打算隐瞒。
于是道:“我最近在研究提纯金属的方法,我发现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材料,完全无法满足一些东西的制造,就说我研究的那台车床,一些部件就不能用普通的金属,
我感觉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发展的一个制约,我想要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种可以提纯金属材料的方法。”。
听了李枭的话,这让黄教授连连点头,这些他也早就发现了,但奈何国内工业水平太过于落后,想要研究出可以提纯金属的办法太难了。
不过想到李枭那种种不可思议处,黄教授还是问道:“你找到办法了?”。
李枭点了点头:“我最近看了一篇最新的杂志,说毛熊那边完善了电渣焊技术,我在这上面找到了些灵感。”。
这一下就让黄教授来了兴趣:“来来来,你详细说说”,说着黄教授就把李枭拉到了一个石桌子处坐下,让李枭好好讲讲。
李枭想了想就开口道:“我发现电渣焊,他是利用电流通过液态熔渣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从而将材料熔化,之后凝固后要焊接的部分就会牢固的连接到一起,我就在想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办法,来重新熔化和精炼金属。”。
还有就是……
听完李枭的讲述,黄教授双眼发亮,虽然李枭有些地方说的很模糊,但确实有可能对金属进行一个提纯。
不过在具体的李枭就没再多说,这一项技术他还没吃透,有些地方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