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结婚(第2页)
各有各的活。
显然家里人已经安排好了。
……
到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李枭就起来了,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出了门,何雨柱、许大茂等跟着接亲的人也都收拾完毕。
吃完面条。
几人就骑着自行车出了门,本来黄部长还想把车借给他,让他去接亲,不过想了想李枭还是感觉算了。
跟着他去接亲的有12个人,一两辆车根本就坐不下。
如果要去借车其实他也能借来,黄部长、院长、楼半城,都能借给他车,但李枭感觉那就太招摇了。
现在办酒席多摆几桌还好说,毕竟还没到票证时代,最多就是多花点钱,但要弄个车队去接亲,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接媳妇去了。”,说着鞭炮一阵响,李枭骑着自行车,带着一行人出了门。
招待所距离南锣鼓巷不算太远,有七八公里,二十多分钟就能到。
现在结婚可没后世一些习俗,也没人堵门,到了地方叫开门,李枭和王芳跪下,给二老磕了一个头,敬杯茶,叫声爸妈就算完事。
就可以把媳妇接回去了。
……
而在李枭走后,大院里也忙乎了起来。
李枭大娘带着几个人,去了预先定好蔬菜、肉的店铺,让蔡全无拉了货来,之后就开始洗菜、切菜。
还有人开始搬桌子、凳子,有大院里的,也有其他院的,这些也都是提前和人家商量好的。
闫埠贵把中山装拿了出来,穿在了身上。
这一身中山装还是他结婚的时候家里人给他买的,这一转眼就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这一身中山装闫埠贵却保存的很好。
一点也不显旧。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装。
看到闫埠贵身上闫大妈不由夸赞道:“当家的你穿上这一身中山装真精神。”。
被老伴这么一夸,闫埠贵脸上也是喜滋滋的,还臭美的找了照镜子,把头发往后梳理了梳理,弄了一个大背头。
这个年代文化人都是这样,大多都是这样的发型,不是背头就是中分。
弄完这些,闫埠贵就拿着钢笔、墨水和一个用来登记礼金的账本出了门,坐在了一张桌子后。
拿起茶杯吹了吹里面的茶叶,轻抿了一口。
“老闫,你这一身可以啊!”,看到闫埠贵这一派头,易中海调侃道,和闫埠贵认识也有两年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闫埠贵穿中山装。
闫埠贵高兴的笑了笑:“今天来的大人物可不少,我可不能丢了人。”。
听闫埠贵这么一说,易中海也来了兴趣,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闫埠贵就道:“前天我写请帖,李枭请的人不是部长,就是处长,或者是一些大学的专家、教授,
对了还有你们厂子的厂长,叫什么来我记不太清了,李枭也邀请了他,还有原来的楼厂长他也要来。”。
虽然知道李枭的本事大,但闻言他还是有些震惊,这些可都是大人物,就更不用说那些部长、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