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旋翼机方阵设想(第2页)
而冯天成看着眼前这个两人乘坐、装配了武器的小飞机,他眼神都有些发亮,左看看右看看,就是看不够。
简洁的架构、流畅的外形设计,再加上那金属的质感,都在深深吸引着冯天成。
“李枭同志,这、这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吗?”,冯天成都有些不相信,这是国家自主设计、生产的。
“对,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不过你看到的这只是半成品。”。
一听是半成品,冯天成一下子有些急了,连忙看向了李枭:“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已经试飞了吗?”。
知道冯天成是误会了,李枭解释道:“虽然已经试飞了,不过这一次试飞测试的是旋翼机的机身,看看有没有什么缺陷,这台小燕旋翼机最关键的发动机我们还在研究,现在用的发动机,是那一台机器上的。”。
说着李枭指了指最右边,那台测试用的简易旋翼机。
看了看那台旋翼机,再看看眼前的小燕旋翼机,这一对比,立刻让冯天成感觉到了差距。
如果不是李枭解释,他都怀疑那台简易的旋翼机是不是在闹着玩。
“那测试的结果怎么样?现在用的发动机和你们正在研究的发动机,两者有什么不同?”。
李枭闻言解释道:“测试的结果目前显示机身没问题,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动力的问题,现在用的发动机,最高也就能让旋翼机飞到300多米左右的空中,正在设计的发动机,我们是奔着3000米的高度去的,
还有给行的速度差距也很大,一个大约在70左右,另一个我们预计在160左右。”。
“李枭同志你的意思是说,除了飞行的高度和距离,现在的旋翼机和你们预期中旋翼机没多大区别?”。
李枭稍微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可以这么说,冯天成同志,在阅兵上如果只是展示用的话,完全没问题。”。
听李枭这么说,冯天成想了想道:“那你们在25号前,最多能制造出多少架?”。
“你们需要多少架?”,李枭反问道。
“一个排的数量,最少30架。”。
之所以会想要增加一个飞行方队,就是为了对外展示实力,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认识到,现在的华夏和以前不同了。
自己也能有实力制造出飞机。
如果数量太少的话,根本就引不起那种效果。
三十架还是少的。
最开始他们想要一个营的数量,但考虑到时间太短了,这才定为了一个排。
这个李枭还真不能确定,虽然他是这一项目的总工,但他主要负责的是技术,负责后勤等工作的是张奎。
李枭也没犹豫,直接带着冯天成去了张奎的办公室。
说明来意后,张奎考虑了片刻这才道:“三十架没问题,不过这就需要调动厂内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了,现在距离25号还剩15天,我有把握制造出30架甚至更多。”。
有了张奎保证,冯天成稍微松了口气,立刻道:“张奎同志、李枭同志,我这就回去向上报告,请等我消息。”。
说着他站起身给两人敬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