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看房设计(第2页)

 听了店员的介绍,倒是让李枭心中一动,羊肉泡馍他也好久没吃了,他转头看向了其它几人:“要不咱们尝尝?”。

 “那就尝尝,听说羊肉泡馍可是很好吃。”,王芳笑着道,羊肉泡馍他还没吃过,正好尝试一下。

 李彤几人也是如此,只要好吃,对于去哪里吃她们倒是不挑。

 见几人商量妥当,店员高喊了一声:“有客官到”,这到的音拉的很长,就引着几人去了店门口,快到了门口,店员换了口气又道:“里面请,贵客到。”。

 随着李枭几人进了门,里面又有一名店员高喊道:“里面请。”。

 而等李枭几人到了座位旁,又有一个店员高声喊道:“请上座。”,紧接着又有一人接茬道:“贵客上座。”,说着就给李枭几人倒起了茶水。

 这一套下来把李彤、李颖、陆秀秀几人看的有些不知所措,她们也去过不少餐厅,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招呼的方式。

 李枭倒是没像几人那样。

 这种招呼的方式,他前世在一间饭馆中也见过,叫做“堂倌” ,是一种传统的技艺。

 别看只是吼两嗓子,但他们迎客接话都有讲究。

 他前世的一家餐厅就凭借这种招呼的方式,吸引了很多顾客,瞬间成为了网红餐厅,这也主要是因为在后世。

 这种传统的方式几乎都快失传了,让人们感到新鲜。

 李枭本以为“堂倌” 在个年代也不少,但他一直都没碰到过,这还是第一次。

 “客官你们要点什么?”,等到到好茶,一名堂倌就上前开口询问。

 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菜单,几人一人要了一碗羊肉泡馍,又要了一个葫芦鸡、粉蒸肉和一道素炒腐竹。

 等到李枭几人要完,堂倌就喊了起来:“葫芦鸡、粉蒸肉、素炒腐竹一份,先上,6号桌的,6号桌来五份羊肉泡馍”。

 他们的吆喝响亮,梯次接力,声音会从前堂经走廊直抵后院的厨房。

 非但不会给人吵闹的感觉,反而给本就喧闹的饭馆,添加了几分烟火气。

 李枭他们这边刚点完菜,在另一边的人就开始喊着结账。

 刚刚招呼他们的堂倌不慌不忙去到了那桌,直接开始算了起来:“这菜2.5+1.5,4,4+0.6,4.6,4.6+1.3……,同志一共13块六毛。”。

 堂倌算得很快,一桌子七八道的菜钱,就算的清清楚楚。

 这把好奇看着那位堂倌的李颖、陆秀秀惊住了。

 “哥,他算的好快啊!”,陆秀秀转过头看着李枭道,眼中满是佩服。

 李枭笑了笑解释着:“那当然了,这可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说着李枭就给几人介绍起了堂倌的由来。

 不仅是两个小家伙。

 李彤、王芳也是认真听着,王芳虽然见识的多,但也是听李枭讲了后才知道,“堂倌”的由来。

 要说起来“堂倌”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指的就是酒馆、客栈的伙计,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堂倌”这个称呼。

 “堂倌”这个称呼直到明清时期才正式出现。

 到清末民初则发展到了巅峰。

 可以说一个好的“堂倌”,是一家饭店、酒馆兴隆的关键之一,也能决定一家饭店的生死。

 而他们不仅要维持好上菜的秩序,还要懂得察言观色,照顾到客人的情绪,更是要会算账、会吆喝、更是记忆力要好。

 一桌客人点了多少菜,这桌菜多少钱,根本就不用笔记,都在他们脑子里。

 能把人的情绪价值拉满,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听到李枭的讲述,不仅是王芳、李彤几人,就连周边几桌客人也都安静的听了起来。

 等到李枭讲完,旁边一桌一位年轻人鼓了鼓掌,口中叫着好,看众人都看向了自己,那人就笑着道:“这位同志,你说的太好了,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说着那人还举起了杯,向着李枭示意了一下。

 李枭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也聚举起杯示意了一下,喝了一口。

 “伙计,给那位同志桌上来一道带把肘子,算我账上。”,说完他又看向了李枭:“这道菜可是这家餐馆的招牌,堪称 “盘中一王”,同志可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