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玉米、小麦(第3页)

 直接上了小汽车,启动汽车,一脚油门就开出了轧钢厂,向着南锣鼓巷开去。

 最开始李枭也没想着要开车回去,不过刚刚开了一把,就有些不愿意骑自行车了,一是因为方便。

 二是因为车上有暖气系统,越开越暖和。

 这就像是后世刚买车时候的感觉,享受到了便利,只要出去就会想着开车,而不是骑电动车。

 一边往回开,李枭顺手就打开了收音机。

 随着一阵刺啦声音过后,十分具有年代感的广播就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李枭听了听,里面正在讲农业合作社。

 从农业社的好处,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的发展一些经验,讲的很详细。

 李枭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在宣传,随着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也会掀起大办农村合作社的浪潮,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截止到今年五月中旬,全国会有7万多个合作社成立。

 这还不是全部,到了年底全国会有 22.5万多个。

 等到1956年,合作社就会从初级合作社,变成高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也会这这几年快速发展。

 再之后票证时代就要到来了。

 那个时候就算再有钱,没有票也不可能买到东西,不过对此李枭倒是不怕,这几年他的空间,已经被他改造的差不多了。

 院子里的空地,除了种的蔬菜、水果外,还有一亩地能种粮食,一年可以种三茬。

 如果是麦子的话,一茬能有400公斤,玉米的话也有450公斤左右,这个年代在后世或许算不得什么。

 毕竟后世玉米最高能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麦子也能达到800公斤以上,但放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高产。

 想到此李枭忽然愣了一下。

 他知道小麦、玉米能亩产这么多,肯定是因为空间的缘故,但那两种农作物,他已经在空间各种了一茬了。

 那种子会不会有所改良?如果有所改良的话,拿到空间外面去种,产量是不是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