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搬家(第2页)
第二天一大早,李枭稍微赖了一会床7点多才醒,也就是这个年代这要是后世,不到十点、十一点,熬了大半宿的年轻人眼都不会睁,就跟不用说起床了。
也就现在,大部分人干的都是体力活,晚上又没有娱乐活动,除了造小孩,也就只能睡觉了。
一觉睡到七点多,王芳已经在外面买了一些油条、炸糕和豆腐脑回来。
几人吃完饭,一辆三马子响着“哒哒哒”的声音停在了四合院外,经过这几年的生产,三马子已经在多地都建设了厂子。
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运输工具缺乏的问题。
而三马子别看只有三个轮子,但真要跑起了比一些年龄大的货车都不差,最多就是速度慢了一些。
但这在三马子的优势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窄路、陡坡的路三马子能跑,田间、泥路三马子也不在话下,矿区 、工地三马子依旧稳如老狗,农村县乡等一些道路更是不会差。
可以说短短几年间。
三马子已经出现在了全国各地,运输粮食、运输器材、运输土木等等!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李枭记得去年的时候黄部长还和他提起过,三马子去年一年就生产了3.3万辆,而这还远远不够。
今年根据计划还要陆续再建设3个三马子厂,争取年产量达到5万辆,之后每年还会视情况而定,要不要再增加产量。
李枭感觉应该会,特别是1958年以后,那个时候对于车辆运输的需求倍增,至少还会增长一倍。
他记得原来看过一组数据,到了1960年的时候,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大概是20万台,就算如此,运输缺口依旧在50万台左右。
这还是没把因燃油、道路、维修等损坏的车辆算进去,如果真算进去的话,实际有效运力缺口可能高达 60%-70%,相当的大。
而这一缺口开放后这才逐渐好起来,得到了逐步的缓解。
……
听到三马子的“哒哒”声,李枭就出了四合院。
车子是他提前和厂内司机打好的招呼,李枭刚走出大院,就看到从正副驾驶位上跳下来了两个人,那两个人看到他,也是连忙和他打着招呼,叫了一声:“科长。”。
李枭也没摆架子,也是笑着道:“张师傅,王师傅今天就麻烦你们了。”。
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两包大前门,递给了两人。
见此其中一个岁数大的司机连忙摆手道:“科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可不行。”。
而听这个人这么说,旁边的小年轻也是道:“是啊科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见习李枭摆了摆手道:“那今天按理来说还应该休息呢!什么应不应该,让你们拿着就拿着。”。
一边说李枭就一边把两包烟,塞到了他们手里。
这一下让他年轻的司机有些不知所措,看向了自己师傅,还是岁数大一些的司机连忙道了声谢。
见此年轻货车师傅也是连忙跟着道:“谢谢科长。”。
拿到烟两人都很高兴,就连之前心里因加班的生起的不快,都消散开了。
这一招还是他前世和学校的教授学的,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位教授搬家,找了他们去帮忙。
刚开始他们也有些不愿意,毕竟放假谁不想多睡会懒觉,打打游戏啊!或者约上个妹子出去玩会。
不过最后那位教授中午请他们吃了一顿饭,那点不情愿也就散的一干二净了,其他人询问还会说一声教授的好。
这叫什么?这就叫人情世故。
又和两人寒暄了两句,几人就动了起来。
搬家办的很快,昨天大部分东西已经打包好了,现在往车上一扔就完事。
剩下的打包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再加上有院里人帮忙,不过一个多小时,就把该装的东西都装上了车。
锁上门,又看了看炉子里的火彻底灭了,李枭就和众人告别。
带着对院内小伙伴依依不舍两个小家伙,坐上了车,离开了南锣鼓巷。
直接去了百万庄。
看着车子远去,易中海脸上的喜色怎么藏也藏不住。
刘大爷几人倒是有些感慨,直到车子拐过弯,消失了在了尽头,几人这才相互对视了一眼,转身回了四合院,同时也感觉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