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2页)
柳琦鎏开始了初三的复读生活,然而心中却总是沉甸甸的。课堂上,他时常走神,脑海中浮现出二姐落寞的神情和家中无休止的争吵。尽管他有着过人的学习天赋,但此刻心思却难以完全集中在书本上。每次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眼神,他都会感到一阵刺痛,仿佛自己与他们之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琦鎏,你今天又走神了。”同桌小声提醒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柳琦鎏回过神来,苦笑着摇了摇头:“没事,只是心里有点事。”
尽管柳琦鎏和二姐的生活一团糟,但八十年代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却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它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政策的实施,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见证了中国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跨越。
土地承包前,柳琦鎏家孩子多,劳动力少,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很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柳琦鎏印象最深刻的是,家里吃饭是定量的,小孩只能吃半块玉米饼子,根本吃不饱。香油都用筷子蘸一蘸滴一滴滴到疙瘩汤里,有个香味就足够了。自从分地后,几年时间,家里房子翻盖了一遍,还分到了两块宅基地,也在筹备建造之中。
农村建房子最初打基础的阶段,基本上都是自己干。挖槽、打夯、垒地基都是柳琦鎏和父母一起干活。有时候也有亲戚朋友来帮忙。真正开始砌墙上大梁、檩条椽子时,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义务帮忙。这种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农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忙着建房,柳琦鎏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去上学了,父母似乎早忘了儿子马上就要中考了。这天,柳琦鎏忙完正在家里吃饭,两个同学急匆匆跑来告诉他:“琦鎏,你明天去学校吧!赶紧去拿准考证,班主任老师说了,我俩要是不能把你叫去学校,我俩就不要去学校了。”
“呀!还有七天就该中考了。明天拿准考证去考点熟悉考场。”柳琦鎏苦笑着摇了摇头。大姐上大学刚工作没几年,大哥十五岁就出去上高中,读大学;二姐读完高中又结婚办婚礼,家里翻盖建造房子,这一笔笔开销早已让家庭囊中羞涩。柳琦鎏深知,自己继续上学会增加家里的负担,尽管母亲说砸锅卖铁也要供自己读书,但他实在不忍心。
第二天,柳琦鎏赶到学校拿到了准考证,又去考点转了转。
中考那天早晨,柳琦鎏和母亲在玉米地除草。农民早晨都会很早去地里干活,等太阳出来,天气热了就下工。看看天色不早了,他才急匆匆的赶到二十里以外的考点考试。迟到了二十分钟,进入考场。柳琦鎏把会做的考题答完,看看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监考老师转过来看了看试卷上的名字,轻轻把他推醒问道:“你就是柳琦鎏?!”柳琦鎏点点头,疑惑的回答。监考老师笑着说道:“好好检查啊,别大意!”直到几年后,柳琦鎏才知道这位监考老师是自己的老乡。可见柳琦鎏在学校也是小有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