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坚守与成长 自律与道德(一九二)(第2页)

 几位邻居也纷纷走出家门,查看自家的情况。大家的表情都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相互之间低声交谈着:

 “这雨下得真不是时候啊,你看这水,多吓人。”

 “是啊,我家那边也淹了,还好这边的地势高些。”

 “琦鎏,你舅舅家情况怎么样?”

 柳琦鎏叹了口气:“还好,我们这边地势高,水都从门前流过去了。”

 这时,周庆三兄弟中的老大也走了过来,看了看四周的情况,皱眉说道:“看来这场雨对村子的影响不小,我们要赶紧想办法疏通排水口,不然水位还会继续上涨。”

 柳琦鎏点了点头:“大哥说得对,我去拿工具,我们一起动手吧。”

 柳琦鎏迅速回到屋里,找来了铁锹和铲子,然后和其他几位族人一起走到排水口处。大家齐心协力,用工具清理堵塞物,试图让水流更加顺畅。尽管雨水已经停歇,但空气中依然透着一股湿冷的气息,大家的动作却丝毫不显迟缓。

 经过一番努力,排水口终于被疏通,水流变得更加顺畅,水位也开始慢慢下降。柳琦鎏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泥污,抬头望向远方。天色逐渐明亮起来,阳光开始穿透云层,给大地带来一丝温暖。

 “看来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周庆的老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松了一口气。

 柳琦鎏微微一笑:“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此时,村子里的其他地方也渐渐恢复了生机。鸟儿开始在树上鸣叫,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仿佛在庆祝这场大雨的结束。柳琦鎏站在门前,感受着清晨的宁静与祥和,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想象着雨过天晴后的美好景象,阳光洒满大地,一切都重新焕发生机。

 这时候,周家几个嫂子成群结队地走来,三五成组,手里提着锅碗瓢盆和食材。她们都是赶来做早饭的。吃了早饭后,就要搭上供桌,准备迎接关系不错的村民们前来祭拜。亲戚朋友也会带着祭品奔赴灵前参加葬礼。

 柳琦鎏又被限制在灵堂前,手里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个盆。每当供桌前有人祭拜,负责接收供品的人员就会高喊一声:“还礼!”柳琦鎏就要用木棍敲一下面前的盆作为回应。这种仪式虽然简单,但却显得庄重而肃穆。

 周家几个嫂子又悄悄嘱咐柳琦鎏:“琦鎏啊,小心应付,见势不妙赶紧就跑,跑了也不丢人,不要被打了。”柳琦鎏感激地点点头,心中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上午十一点左右,柳琦鎏的几个表兄弟来了,五六个表兄弟带了四包过期的方便面作为祭品。柳琦鎏看到这些,心中不禁一阵苦笑,但还是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他的四姨也来了,在灵前痛哭流涕,被周家几个嫂子拉到一旁安慰。其他三个姨姨没有到场。

 十二点整,喇叭唢呐声响起,出殡仪式正式开始。柳琦鎏舅舅的堂侄子们确实不少,男女老少一大帮子人。女的坐上了出殡车,男的则步行跟随。柳琦鎏举着花圈走在最前面,出殡车走在步行人群的后面。舅舅的骨灰盒放在灵车上,柳琦鎏举着花圈围着灵车正转三圈,然后摔碎瓦盆。这一系列动作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与告别。

 与此同时,周家送灵的嫂子们、侄媳妇们围绕着灵车倒转三圈,然后纷纷寻找出殡车坐上去。好在此时此刻,街道里的水已经排出去了很多,有的地方露出了水泥面,但还有很多水坑依然存在。柳琦鎏和其他送葬的人们淌着水行走在街道里,向着村外的坟地走去。

 此时的村子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和泥土的气息。远处的玉米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玉米穗刚刚授粉,即将成熟,像是一排排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窄窄的村间小道两旁,玉米秆高高地矗立着,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走到村内的路口拐弯处,柳琦鎏停下脚步,面向灵车跪在水坑里,叩谢乡亲们的帮忙和支持。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心中默默感谢每一位前来帮忙的村民。雨水虽然已经停歇,但地面上的积水依然很深,柳琦鎏的膝盖浸在冰冷的水中,但他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直到仪式结束。

 出了村子,队伍继续前行,直奔坟地。沿途的田野里,玉米杆随风轻摆,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天空湛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祥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达坟地后,大家按照习俗进行最后的安葬仪式。柳琦鎏小心翼翼地将舅舅的骨灰盒安置在墓穴中,周围的亲友们依次上前撒土覆盖。每一捧土都寄托着对逝者的思念与祝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让人动容。

 随着最后一抔土落下,柳琦鎏站起身来,望着新筑起的坟冢,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舅舅的告别,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洗礼。

 周庆三兄弟和其他几位族人走上前来,拍了拍柳琦鎏的肩膀,表示安慰和支持。柳琦鎏感激地看着他们,轻声说道:“谢谢大家,今天多亏有你们。”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葬礼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柳琦鎏在经历这一系列仪式后,深深感受到了这份慰藉背后的沉重责任。他明白,逝者已去,生者却要继续生活,承载着对亲人的思念与回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