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一)(第2页)

 

望着煤火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柳琦鎏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无法改变的被践踏的尊严,以及只能默默接受现实的日子。然而,如今的他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他,中心学区现在找他搬离,这意味着主动权终于回到了他自己的手中,而条件也将由他来提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幕渐渐降临,寒风呼啸着穿过寂静的街道,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钻进门缝肆意地吹打了火炉里的火焰。柳琦鎏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默默地关上了店门。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晚的寒冷,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在这个寒冷的正月,雪花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轻轻地飘落在青石板路上,给整个小镇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尽管天气严寒,但节日的气氛却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能驱散一切寒冷。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红灯笼,宛如点点繁星,点缀着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为它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喜庆。

 

柳琦鎏哈着白气,站在柜台前,仔细地擦拭着表面已经很干净的桌面。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擦拭一件珍贵的宝物。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直到桌面被擦得锃亮,反射出微弱的光芒。当他的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那本略显陈旧的账本时,木门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铛声被缓缓推开。中心学区的财务陈忠跺了跺脚上的雪,解下围巾,踏入店内,带来了一阵冷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年的一丝热闹气息。店内的温暖与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格外温馨。

 

“柳老师,您得尽快搬离门市部了。”陈忠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后的眼睛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池水,“教育局的新规划下来了,这地段要改建镇幼儿园。”

 

柳琦鎏的动作一顿,账本“啪”地合上。他身后墙上的奖状褪色斑驳,像一道无声的讽刺。“陈主任,您这通知来得倒是快。”他将账本推到柜台边缘,纸张摩擦的声响刺耳,“可中心学区欠我们门市部三千块钱的账,拖了三年没结清。连本带息,您今儿得给我个说法。”

 

陈忠的眉头拧成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皮革。“这…财务流程复杂,您也知道…”他瞥见柳琦鎏嘴角的冷笑,话锋一转,“要不这样,我回去立刻催审批,一周内给您答复?”

 

“一周?”柳琦鎏从柜台后起身,指了指门外那片还残留着积雪的路面,“我承包期间,门市部扩建的砖瓦、浇筑的路面、屋顶维修…哪一项不是自掏腰包?按现在的建筑标准,您得补给我几万块。”

 

 

陈忠的脸色阴沉下来,公文包被攥得变形。“柳老师,您这要求…怕是难办。”

 

“难办?”柳琦鎏忽然从抽屉里抽出一叠单据,纸张边缘被岁月啃噬得参差不齐,“那镇中学拖欠的五千块教学物品款呢?他们可是中心学区的下属单位,您有义务督促他们归还。”他的声音像一根绷紧的弦,指尖在单据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几年前他们前任校长亲笔写的欠条,可还在我这儿。”陈忠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这事儿…我会上报领导。”他后退半步,皮鞋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您先准备搬离事宜,其他问题我们会协调。”

 

柳琦鎏望着他仓皇离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渐渐冷下来。

 

这一天,镇中学新任校长李知赞第一次来到这间破旧的门市部时,柳琦鎏正用铁锹奋力铲着屋外的积雪。铁锹一次次故意往台阶上撞,发出“咣咣”的巨响,仿佛在抗议着什么。

 

“老柳,咱们把账捋一捋?”李知赞递过一支烟,试图缓和一下气氛。

 

柳琦鎏没有接烟,他停下手中的活,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被层层打开,里面露出厚厚一沓发黄的票据:有围墙倒塌修建费,改建费、购买教学物品详细清单、漏雨修补费……

 

“王辉收的钱,条子盖着学区公章。”柳琦鎏指着票据上的红印,语气中满是无奈,“现在告诉我合同作废,钱也不退。”

 

李知赞皱眉,他之前查过财务账目,确实有一笔“暂借款”挂在镇中学名下,但学区财务却说“这是前任校长遗留问题,谁签字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