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十八)(第2页)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晨曦透过窗户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村喇叭里突然传来赵德福那洪亮而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全体村民注意了,请大家到村东荒地集合!”这声音在寂静的村庄里回荡,仿佛是一道紧急的命令,让人们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计。
村民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有的手中还拿着未吃完的早饭,有的则匆忙披上一件外套。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村东荒地,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不一会儿,那片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就挤满了人,人群中传来阵阵嘈杂的声音。
老妇人们紧紧攥着手中的竹篮,篮中装着一些日常用品或食物;汉子们则扛着锄头,有的还背着一捆柴草;孩子们躲在长辈身后,好奇地偷瞄着周围的一切。大家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猜测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上午九点到十点左右,远处的道路上开始出现一些小黑点。随着距离的拉近,这些小黑点逐渐变成了数十辆面包车。车子缓缓停下,车门打开,一群身着黑衣的壮汉从里面鱼贯而出。
这些人个个身材高大,肌肉发达,他们的表情凶狠,让人不寒而栗。其中一些人的脖颈间还露出了纹身的一角,更增添了几分威慑力。他们的皮鞋踏在土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每一步都能震动这片土地。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人群中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骚动,原本嘈杂的议论声也渐渐低了下去。有胆小的妇人紧紧拽住孩子的衣襟,生怕孩子会受到惊吓;而一些年轻后生则悄悄攥紧了藏在身后的铁锹柄,眼神警惕地盯着那些黑衣壮汉。在被砸的工棚前,赵德福身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显得格外精神焕发。他站在一群同样身着西装革履的人中间,这些人有的是施工队的法律顾问,有的是镇政府的调解员,还有几位面色阴沉的投资方代表。
他们围拢在一起,开始了一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激烈商议。赵德福的表情异常严肃,他毫不退缩地据理力争,时而大步上前,用手指着那已经成为废墟的工棚残骸,怒声质问:“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协商’?你们不仅伤人在先,现在更是毁物在后,难道还想让我们让步不成?”
然而,他也并非一味地强硬,有时他会耐心地解释道:“这片荒地可是村民们祖辈留下来的,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款,谁也别想动这块地!”
那七八个西装革履的人,有的紧皱着眉头,在文件上勾勾画画,似乎在寻找着应对之策;有的则交头接耳,低声嘀咕着,显然对于这件事情也感到颇为棘手。
而在不远处,一群黑衣壮汉们则如狼似虎般地在周围踱步,他们目光凶狠,虎视眈眈,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会立刻扑上来。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争论与协商,双方终于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施工队不仅愿意承担被打村民的医疗费用,还同意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失费,以弥补村民所遭受的身心创伤。同时,施工队郑重承诺,在今后的工程动工前,必定会与村民们充分沟通、协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赵德福面带微笑,转过身来,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要穿透人群,直达每一个村民的心底:“乡亲们,我们胜利啦!施工队答应赔偿我们,而且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如此蛮横无理!”
话音未落,村民们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一浪高过一浪。有人兴奋得手舞足蹈,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人甚至将头上的草帽高高抛起,仿佛要让这喜悦之情随着草帽一同飞翔。
然而,在这一片欢腾之中,仍有几声低低的议论声若隐若现。
“这赵书记可真是不简单呐,刚刚上任没多久,就把这么棘手的事儿给解决了!”张寡妇一边用衣角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感慨地说道。她紧紧拉着孙女的小手,缓缓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咱家老李头这下总算是可以安心养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