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二十九)(第3页)

 李三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工人们都沉默了下来。他们意识到李三说得没错,于是纷纷按照李三的要求,认真地完成了地基的建造工作。

 正是由于李三的严谨态度,才确保了地基的质量,为整个房屋的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柳琦鎏西邻居家的那个老头,是个性格颇为内敛之人,但他的心思却异常细腻。他时常会从那扇崭新的大铁门中踱步而出,静静地伫立在自家门口,仿佛在沉思着什么。他的手习惯性地摩挲着下巴,目光则投向柳琦鎏的工地,一盯便是好半天。

 有时,老头会像个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溜到工地上。他的步伐轻盈得如同猫步,生怕惊醒了正在忙碌的工人们。然后,他会与那些忙碌的工人低声交谈几句,声音轻得如同蚊蝇嗡嗡,让人难以听清。交谈结束后,老头便会默默地转身,像来时一样,悄然无声地回到家中。

 尽管柳琦鎏和老头是邻居,但他们之间却有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老头从不主动与柳琦鎏打招呼,而柳琦鎏也识趣地不去打扰他。这种距离感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将两人分隔在各自的世界里。

 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柳琦鎏站在工地中央,宛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人们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就在这时,柳琦鎏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自家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如同往常一样出现在那里。老头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这件布衫显然已经陪伴他度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他的双手交叉在胸前,那是一种习惯性的姿势,似乎这样能让他感到更加安心。老头的眼睛如同鹰隼一般,紧紧地盯着工地上的每一个细节,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这老张叔今天又来看了。”一名工人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疑惑。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那个身材略显佝偻的老人身上,只见老张叔正站在工地边缘,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繁忙景象。

 “这几天他几乎每天都来。”另一名工人附和道,他的语气同样充满了不解。这几天,老张叔总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工地,既不打扰工人干活,也不与任何人交流,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柳琦鎏听到工人们的议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继续观察着工地的情况。他心里明白,老张叔虽然不主动与他交流,但对他的工程显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或许是因为好奇,毕竟这个工程规模不小,而且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又或许是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毕竟这里承载着他们共同的记忆。柳琦鎏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情景,那时的老张叔还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如今却已满头白发。

 有一次,柳琦鎏偶然间看到老张叔走到工地上,径直走到正在搅拌沙灰的工人小李面前。老张叔和小李低声交谈了几句,小李停下手中的活儿,认真地听着老张叔说话。老张叔指着一处刚刚打好的地基,似乎在询问什么问题。小李耐心地解释着,还用手比划了几下,老张叔则认真地点点头,仿佛听懂了每一个细节。

 随后,老张叔又默默地走回了家,留下小李继续忙碌地工作。柳琦鎏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老张叔虽然年纪大了,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关注从未减少。

 “张叔,您觉得我们这地基打得怎么样?”小李一脸期待地看着老张叔,似乎很想得到他的认可。

 老张叔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看你们干得很仔细,地基打得挺结实的。不过,记得要多检查几遍,别留下隐患。”他的语气平和而坚定,让人感到十分可靠。

 小李听了老张叔的话,心里踏实了许多,连忙点头称是。老张叔见状,嘴角又微微上扬了一下,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工地。

 小李望着老张叔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这位老人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像金玉良言一样,透着对工作的关心和丰富的经验。

 还有一次,柳琦鎏正在和李三讨论施工图纸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只见老张叔正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们。

 柳琦鎏有些惊讶,因为老张叔平时很少主动参与他们的讨论。然而,这次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转身离开,而是站在原地,似乎在认真倾听他们的对话。

 “李师傅,你看这里的布局是否合理?”柳琦鎏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设计,向李三询问道。

 李三仔细看了看,回答道:“这个设计很合理,既保证了房屋的整体美观,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只是你西边为什么留这么一块空地?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老张叔听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插了一句:“我看你们的设计确实不错,尤其是这个庭院的规划,留出的空间很大,以后可以种些花草树木,让整个院子显得更有生气。”

 柳琦鎏转过身来,感激地说:“谢谢张叔的意见,我们会考虑您的建议。”

 老张叔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随即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