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真正的墓主(下)(第3页)
抬头望去,顶上垂落着三厘米厚的雕花金片。这些精致的金片,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宛如一位位岁月的使者,静静诉说着那些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故事。金丝帷幔如银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将棺床的三面严严实实地围住,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只余下正面,被蟠龙柱上的黄金如意钩向两边缓缓拉开,像是在有意展示着棺床上那震撼人心的存在。
棺床上,两个足有双人床大小的白银棺椁赫然映入眼帘。椁身之上,雕满了龙凤呈祥的精美图案。龙凤在祥云与百鸟的簇拥下,姿态灵动,似要展翅高飞,奔赴天际。龙凤的眼睛由红宝石镶嵌而成,在这幽暗的墓室中散发着妖异而迷人的光芒,仿佛是通往另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而其它鸟的眼睛,则是由黑色宝石点缀,深邃如无尽的夜空,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龙鳞由七彩宝石精心打造,一片片严丝合缝地镶嵌在银丝掐成的鳞片形状里,在光线的折射下,闪烁着绚丽多彩的光芒,犹如天边的彩虹落入了这黑暗的墓室之中。
目光落在凤的雕琢上,那堪称是登峰造极之作。凤羽部分,以细腻的银丝勾勒出每一根羽毛的轮廓,根根分明,层次错落有致,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羽毛轻轻颤动。在银丝的框架内,填充着由各色宝石精心研磨成的粉末,经过特殊工艺的巧妙融合,呈现出五彩斑斓又过度自然的色泽。从凤首至凤尾,羽毛颜色从璀璨的金红渐变为深邃的湛蓝,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向幽远夜空的奇妙过渡,美得让人窒息。每一片羽毛上,还运用了微雕技艺,刻有精美的云纹与繁复的回形图案,在光线的映照下,这些纹路仿佛拥有了生命,在缓缓流动,让凤羽更具灵动之感,仿佛这只凤凰随时都会振翅高飞。
而凤的冠羽,无疑是整件作品的点睛之笔。以纯银打造的冠身,线条流畅而优雅,向上高高耸起,尽显尊贵与威严。冠顶矗立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如同一轮燃烧的烈日,散发着炽热而夺目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黑暗。其周围环绕着一圈细碎的钻石,恰似璀璨的星辰,众星捧月般围绕在红宝石周围。随着众人视角的转换,凤冠上的宝石、珍珠与金属光泽相互交织,变幻出如梦似幻的光影效果,或明或暗,或闪烁或静谧,让人不禁为这无与伦比的工艺与设计所折服。凤尾打造更是精妙绝伦,运用掐丝工艺,上面镶嵌着七彩宝石,每一颗宝石都镶嵌得恰到好处,在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条华丽的彩带。这棺椁,无疑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凝聚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
棺椁后,透过那轻薄的帷幔,隐约可见一个巨大的影壁。影壁上,密密麻麻地篆刻着许多文字,这些文字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如磁石般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吴邪,向来对古代文献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刻见到影壁上的文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饥饿已久的人看到了美食。他迫不及待地绕过棺椁,伸手轻轻拉开围幔,举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凑近影壁,全神贯注地研读起来。
吴三省站在棺椁前,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目光如炬,在棺椁上反复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思索良久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这么大的棺椁,从规格和工艺来看,理应是帝王棺椁。可奇怪的是,第一层竟然是白银材质,这与帝王的身份极为不符啊,实在是太蹊跷了!”
解雨臣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精明与睿智,他的目光在四周仔细打量一番,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随后若有所思道:“吴三爷,您说有没有可能整个黄金宫其实就是第一层椁呢?”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思维瞬间被打开。随即,众人陷入了沉思,墓室里的气氛愈发显得神秘莫测,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时,吴邪看完影壁上的墓志铭,一边往回走,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结合我在左偏殿看见的屏风和这里的墓志铭,可以看出这是明朝懿文太子朱标的墓。”
胖子一听,眼睛瞪得滚圆,忍不住插嘴道:“小天真,别逗胖爷我了,虽说胖爷我没多少文化,可也知道,这懿文太子朱标他葬在明东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陵宫东垣以东。咋可能跑到这儿来了!”
“疑塚。”就在众人疑惑不解之时,刚刚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的张起灵,手里拿着一个“五蕴珍椟”,突然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
“哑巴,你是说明东陵是疑塚?”黑瞎子满脸惊讶地问道。张起灵微微点头,算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众人听后,面面相觑,心中对这陵墓的秘密愈发好奇,也愈发感觉到这一趟古墓之行,恐怕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