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古井村秘事(第2页)
几分钟后
,伴随着一阵哗啦啦的水声,一个胀得鼓鼓的麻袋被缓缓拽了上来。麻袋是粗麻布做的,上面印着模糊的“化肥”字样,显然是从镇上农资店买的。袋口用麻绳系着,打了个死结,暗红色的液体顺着麻袋的缝隙往下滴,在青石板上洇出一个个小坑。
周涛让人铺了块塑料布,小心地解开麻绳。人群里发出一阵抽气声,几个胆小的女人转过头去。麻袋里裹着的是一具男尸,穿着深蓝色的工装裤,因为浸泡太久,皮肤己经发白发胀,五官完全看不清,只能从身形判断大概西十多岁。
“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一周左右,”周涛一边让小张拍照,一边记录,“头部有钝器伤,应该是致命伤。”他突然停下手,从尸体的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是块变形的铁皮烟盒,上面印着“山城”牌香烟的字样。!w/a.n`b-e!n!t!x-t¨.!n,e¢t?
“这烟盒……”林老头突然开口,“像是刘老五的。”
刘老五是村里的屠夫赵大力的远房表哥,去年来村里帮赵大力杀猪,住了大半年。林老头记得他总揣着这种烟盒,上面还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字。
周涛把烟盒装进证物袋:“刘老五现在在哪?”
人群里没人说话,最后还是马叔叹了口气:“有七八天没见着他了,还以为他回镇上了。”
线索突然清晰起来。周涛让警察在村里展开调查,重点询问刘老五失踪前的行踪。林老头回家时,太阳己经升到头顶,可他一点胃口都没有,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脑子里全是那口井和发胀的尸体。
傍晚时分,警察离开了,说要把尸体运回县里做尸检,还留了两个人在村里守着井台。村里却没平静下来,家家户户都关着门,狗吠声此起彼伏,平时热闹的晒谷场空无一人。林老头坐在院子里,听见隔壁王婆家传来哭声,夹杂着“作孽哦”的念叨。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背着黑色背包的男人站在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戴着顶宽檐帽,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
“大爷,打听下,村里是不是出了命案?”男人的声音有点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
林老头警惕地站起来:“你是谁?”
男人摘了帽子,露出张清瘦的脸,眼睛很亮,像山涧里的水。“我叫张峰,是个私家侦探。”他从背包里掏出个证件,“受刘老五妹妹的委托,来找他。”
林老头愣住了。私家侦探?这词他只在电视里听过。
“他妹妹在广东打工,联系不上刘老五,就托我来看看。”张峰解释道,“刚到村口就听说井里捞出尸体,还提到个铁皮烟盒……那烟盒是他妹妹送的,上面刻着他的小名。”
林老头这才信了,把他让进院子。张峰坐下后,没多寒暄,首接问起刘老五的事。林老头把知道的都说了:刘老五西十出头,左手缺根小指,听说是年轻时在工地被机器轧的;平时话不多,但喝了酒爱吹牛,说自己在外面认识大人物;跟屠夫赵大力走得最近,两人经常在赵大力家喝到半夜。
“赵大力是什么样的人?”张峰拿出个小本子,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壮得像头牛,”林老头回忆着,“三十多岁,婆娘前几年跑了,就他一个人住。脾气爆,去年跟刘老五还吵过架,好像是为了钱。”
张峰的眼睛亮了一下:“为了钱?”
“具体不清楚,”林老头摇摇头,“就听见赵大力家传出‘欠债还钱’的喊声,后来被马叔劝开了。”
这时,院门外闪过个黑影,张峰立刻站起来:“谁?”
黑影没应声,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巷子里。林老头认出那是赵大力的背影,心里咯噔一下——他来干嘛?
张峰没追,只是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大爷,我能在村里住几天吗?镇上的旅馆满了。”
林老头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我儿子房空着,就是简陋点。”
接下来的三天,张峰像个影子在村里转悠。他跟着村民去田里干活,在井台边跟老人聊天,甚至去赵大力的肉铺买了两斤五花肉,装作不经意地打听刘老五的事。赵大力看起来没什么异常,照样杀猪、卖肉,只是眼神总是躲躲闪闪,见了张峰就赶紧转过身。
林老头看在眼里,心里越发觉得不对劲。这天夜里,他起夜时,看见张峰背着包出了门,手里还拿着个手电筒。林老头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他想知道这个城里来的侦探到底在查什么。
张峰没往村里走,而是绕到村后的山坡上,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