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飞行试验(上)


 
相比之下弗兰茨只是搞出了十四架原型机也算不上什么大手笔。
 其实弗兰茨的底气除了奥地利帝国良好的经济状况以外,奥地利帝国本身在特殊零件生产方面和钢材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也是他的信心来源。
 此时飞机的主要成本就集中在这些特殊零件和发动机上,历史上早期的飞机研究者们都是靠手工自己打制零件,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相关的技术,所以才导致事故频发。
 很多早期飞机别管结构合不合理,他们首先在组装环节就不过关,别说上天,在地上跑久了都会散架。
 其次此时的飞机大多数是木制的,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好木匠能顶上一群工程师。奥地利帝国的飞行试验由国家兜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低级失误发生的可能。
 事实上正由于是国家统一计划,所以制造这些原型机的成本并没有多高。相比个人研究者在谷仓中数个月才能完成的原型机,奥地利帝国只需要几周,甚至几天的时间。
 很快十四架原型机便被生产出来,试飞场定在了维也纳郊外的卡伦山上。
 事实上关于如何让飞机起飞,奥地利帝国的武器开发局和维也纳滑翔机俱乐部也没能达成共识。
 既有利用重力加速的木制倾斜轨道,也有弹簧发射架和巨型弹弓发射架,更有大家所熟知的落锤式起步法。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奥地利帝国,力大砖飞的牵引式发射装置也必不可少,甚至奥地利帝国军方还在山顶上修了一条铁轨。
 此外由于奥地利帝国火箭科技的发展过快,很多武器开发局的专家直接把发射飞机和发射火箭联系到了一起。
 为此他们还真的搭建了一个巨大的火箭发射架,弗兰茨只是看了一眼就头皮发麻,不禁问道。
 “这样不会很危险吗?”
 一旁的研究员满不在乎地解释道。
 “陛下,科学的进步总是要冒点风险的。”
 远处的飞行员还向弗兰茨敬了个礼。
 弗兰茨点了点头。
 文森特·奥古斯丁喊道。
 “所有人各就各位!
 10
 9
 8
 ...
 3!
 2!
 1!
 发射!”
 结果引信被点燃后立刻喷出火光,只听轰隆一声,飞机确实“飞”出去了,只不过也完全失去了飞机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