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最后通牒(第2页)

此时就连俄国的那些大斯拉夫主义也很讨厌巴尔干人,因为这些民族根本就不愿意接受比他们更加高级的俄罗斯文明。

这些大斯拉夫主义者甚至不认为巴尔干人是斯拉夫人,所以将其称为巴尔干人。

一些经营着海运和港口的贵族官僚则是反对战争,他们的日子本来过得很好,甚至还可以在黑海地区欺行霸市。

虽然尼古拉一世蛮横,但他还真不至于在与奥地利帝国的贸易上搞小手段,更不会干那些让他觉得丢人的事情。

事实上对奥地利帝国民间商船乱收税都是

然而战事一起,这些地头蛇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除了可能的海上封锁带来的贸易禁运,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制海权更有可能会在黑海爆发激烈海战,期间炮轰港口,偷袭船只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而那些码头、仓库和贸易公司更是极有可能直接毁于战火,即便是及时搬离也必然会导致财富缩水。

乌瓦罗夫公爵和那些尼古拉一世的狂热支持者和想要夺回君士坦丁堡的俄国官僚同样是忧心忡忡,他们可没有尼古拉一世和缅什科夫亲王那样乐观。

俄国内部的叛乱此起彼伏,甚至到现在为止都没能真正征服巴尔干和高加索。

农奴和农民的生存环境环境恶劣,如果再在这个时候征粮、征兵、加税,那么矛盾很可能会被激化。

到时候俄国不但要面对国外的战争,还要面对国内的战争。

然后就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俄国的军事支出一直以来都是天文数字,国库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要靠借新还旧来维持沙皇的想法。

尼古拉一世的一句句豪言壮语之下是一张张足以将国家压垮的欠条,如果再发动一场规模浩大,时间持久的战争。

那么俄国的财政很有可能会因此崩溃,战争中的补给也会捉襟见肘。

而且那些所谓的俄国精英似乎并没有尼古拉一世想象中那么忠诚,实际上有很多人都不满俄国的现状想要寻求改变,那些唆使亚历山大皇储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