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任鸟飞

第五十一章 最会搞钱的莘王

 …

 在次日的谈判中,赵宋王朝的谈判代表中书侍郎李清臣,用计一诈,就诈出来了,西夏之前的最高统治者小梁太后确实死了。

 那么西夏国内现在很可能正在大肆肃清之前执掌西夏大权的外戚势力,其政局应该极其不稳,因此才急于求和。

 本来赵宋王朝就取得了平夏城之战的大胜,借胜势推进“绍圣开边”,连筑多座城寨,如今已经完全掌控横山-天都山一线,西夏丧失南侵的跳板,宋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

 另一方面,西夏因连年战争,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如今赵宋王朝又拿到了西夏内乱这个重要的谈判筹码。

 李清臣等立即以雷霆手段瓦解西夏使团心理防线,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维度彻底摧毁西夏的谈判空间。

 一时之间,赵宋王朝穷追猛打,似乎就要取得这场和谈的全面胜利。

 有贼心没贼胆,顺风浪逆风投,是宋朝很多君臣的通病。

 见西夏形势如此危急,赵宋王朝内部立即就出现了“趁西夏国力衰退、内部动荡这个天赐良机,全面伐夏,收复被西夏割据的所有疆土”的声音。

 赵煦、章惇君臣对此,颇为意动。

 可旧党却坚决反对赵宋王朝再对西夏开战。

 不只旧党反对,就连以曾布为首的一批新党人士,也反对赵宋王朝再对西夏开战。

 他们给出来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没钱。

 见收复故土、一雪前耻的契机已经出现,可就因为朝廷没钱,赵宋王朝就得放弃这个天赐良机,赵煦悲愤不已!

 章惇也绞尽脑汁地想要搞点钱,给西夏最后一击,彻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可赵宋王朝如今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根本就拿不出来这笔钱。

 赵煦召集大臣前来文德殿,商量怎么抓住西夏此时无比虚弱这个契机,为赵宋王朝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实际上,赵煦就是想让群臣献搞钱的策略。

 说起搞钱,赵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最会搞钱的赵俣。

 所以,赵煦特意让亲王也全都来参会,期待赵俣能给他出个快速搞到钱的主意。

 就这样,赵俣等五位亲王也来上朝了。

 朝会一开始,赵俣他们五个,就全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听着大臣在那边议事,一言不发。

 起初,不论是新党大臣,还是旧党大臣,还能各抒己见,说点有用的东西。

 可很快旧党人士就在韩忠彦的率领下力陈稳定为上,不可轻启战端;

 而新党中的一部分,在曾布的率领下,冷静地分析国库空虚,担忧战争带来的国力迅速消耗;

 另一部分则以章惇、蔡卞为首,主张对西夏进行追击,一劳永逸地消灭西夏这个心腹大患,收复赵宋王朝丢失的故土。

 慢慢的,商量就变成了争吵。

 不多时,大臣们便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互不让步。

 赵煦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争吵不休的大臣们。

 他心中,既有焦虑,也有期待——焦虑的是,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对西夏的战争;期待的是,能在这场争执中,找到一条既能解决财政危机,又能趁机消灭西夏的良策。

 然而,他的大臣,只会争吵不休,根本不会解决问题。

 赵煦一一扫视殿下大臣,忍不住去想:“我堂堂大宋,难道就没人能为朕分忧?”

 很快,赵煦就扫到了一众亲王。

 赵煦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赵俣的身上。

 不过,赵煦也是要脸的人,他也不好直接跟赵俣说:“莘王,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朕搞点钱,朕想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消灭西夏。”

 要知道,这两天,因为赵煦立刘清菁为皇后的事,赵煦和赵俣的关系可是很僵。

 还有,昨晚因为赵煦误会了,赵俣求见,赵煦却没见赵俣,险些耽误了赵宋王朝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