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任鸟飞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拿下穿越者任务进度:4/5

 …

 这届宫闱科举前后一共四天。

 文化知识一天,宫廷礼仪一天,女红技艺一天,品德修养一天。

 其实,比完第一天,李清照就不想再比了。

 这主要是因为,李清照此来,就是冲着文化知识比试而来,她根本就不想比别的。别的,她也不擅长。像女红技艺,她更是一点都不会,上去的话,也只能是丢人现眼。

 而且,李清照是一个还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也不好在外面过夜。

 ——在李清照看来,她是偷着跑出来参加宫闱科举的,她父亲都还不知道此事。

 李清照跟晁敏说了她的想法。

 晁敏直接一翻白眼:“此乃皇后娘娘举办的宫闱科举,陛下闲暇无事之际会亲自过来担任考官,此处乃后宫,岂容你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李清照一想也是,这里可不是她放肆的地方,她要是乱来,搞不好会给她家带来大祸。

 至于她怎么跟家里交代,‘师公应该会派人去我家里说一声罢?不然,爹爹派人去师公家找我,亦可知晓我在此处。’

 这么一想,李清照只好老老实实地在后宫中待足五天。

 怎么是五天,不是四天?

 那是因为评榜还需要一天。

 唯一让李清照聊以慰藉的是,第一天就会公布文化知识的比试结果。

 就在李清照信心满满地等着自己夺魁之际,公布的结果却是,她只获得了第二名。

 ‘怎么会是第二名?’

 李清照心中暗自惊讶,眉头轻轻蹙起,带着一丝不解与不甘。

 李清照知道自己在经史子集上发挥得不太好,因为那些教导女德的经书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一种禁锢,因此,她根本就没读过这些破书,她完全是根据题目臆测的答案,而且,她所阐述的,也有些离经叛道,成绩不可能太好。

 但李清照对自己的那首《如梦令》,可是极有信心。她相信,只要有懂诗词的人,肯定会给自己这首词很高的评价。

 关键,李清照已经听说了,这次的考官中可是有她师公苏轼、叔公苏辙,以及章惇、曾布、蔡京等诗词大家。

 这不应该让她这首《如梦令》被埋没才对。

 这不是自负,而是她自幼饱读诗书,文辞出众,这次的《如梦令》又创作于不久前她的一次灵感大爆发。

 这么说吧,《如梦令》是她截止到目前为止创作出来的肯定能排进前三且未必是第三的佳作。

 所以,她自信,在诗词这一环节,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李清照猜到了,如果她文化知识的比试没有拿到第一名,问题肯定是出在经史子集上,绝不会是诗词上。

 但即便知道原因,李清照还是不甘心屈居第二。

 晁敏更是懊恼不已:“这后宫如此藏龙卧虎?我竟然只得第七名!多半是出在了经史子集上,然即便如此,我也不应只得如此低的名次,我倒要看看,她几个凭甚么排在我前面!”

 晁敏的诗词水平也很高,排第七,确实是离个大谱。

 于是,李清照和晁敏便抱着找茬的心理挤到前面,想要看看这名次到底是怎么排的?

 不等李清照和晁敏去闹,蔡璇就冲主持放榜的裴穗盈盈一拜:“敢问姐姐,我等可方便查阅考卷?”

 李清照和晁敏听旁边的人说,蔡璇竟然连前十都没进去。

 要知道,蔡璇可是冲着夺魁来的。

 这么大的落差,让一向心高气傲的蔡璇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裴穗没有废话,直接就让人将前十名的试卷挂了出来。

 无疑,所有人都最先看向的肯定是第一名的也就是张纯的试卷。

 当众女读完张纯的《一剪梅》,全都沉默不语。

 你可以说这些女人中不乏高傲甚至自负之辈,但你不能怀疑她们的眼光。

 这些生长在深宫之中的女子和一众宰执推荐来的大家闺秀,自幼便受诗书礼仪的熏陶,对于文字的敏感与鉴赏力,自是超乎常人。

 只是一读,这首《一剪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细腻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便令在场众女无不自愧不如。

 甚至就连李清照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感觉这首《一剪梅》和她的《如梦令》真是难分高下。

 在这种诗词几乎平分秋色的情况下,再看经史子集的成绩,李清照顿时就觉得,她输得不冤。

 只是,李清照隐隐觉得,这首《一剪梅》,跟她的契合度也太高了,要不是她真没写过这首词,她都会觉得这首词是她创作的。

 一旁的晁敏更是心悦诚服地说:“未曾料到,竟有人能以一首词,将情思表达得如此深切而淋漓,这位张皇妃究竟何许人也,竟能将词写到如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