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任鸟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人们谁懂啊,李清照竟然回来了(第3页)

 作为女儿,李清照也不能让自己的父亲一直在这行礼啊,她赶紧去扶李恪非起来。

 可李恪非却没动,而是小声问李清照:“你这金字牌从何处而来?”

 听见“金字牌”这三个字,李清照才意识到自己手上的是什么东西,也终于明白了李恪非为什么会大礼参拜了。

 李清照赶紧解释:“此乃陛下所赐。”

 听到“陛下所赐”这四个字,李恪非才心下一松。他真怕这是李清照没轻没重从皇宫中偷出来的。如果真是那样,那李家算是彻底完了。

 还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心里有底了的李恪非,这才直起腰,很严厉地问:“陛下为何会赐你金字牌,你一五一十老实交代。”

 这时,李清照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她赶紧将赵俣赐给她金字牌时所说的,金字牌可以让她随时进入皇宫找张纯等人玩,还可以让她免于被李恪非责罚等事,完完整整地跟李恪非说了。

 ——当然,李清照肯定不能说,赵俣说的是打她屁股。这种事怎么能跟外人说呢,万一他们问起缘由,那晚的事,不就捂不住了?

 接着,李清照又将她这次进宫参加宫闱科举考试的过程跟李恪非说了,还说了她是如何跟张纯等人结交的事。

 等李清照说完,李恪非有些搞明白了,自

己这个傻女儿,是不想留在后宫,但是有可能也正是因为她这另类的表现,反而让她脱颖而出被赵俣看上了,不然,赵俣怎么可能赏赐她金字牌,还派宦官和御前侍卫送她回家?

 李恪非心想,‘若真是如此,或将坏事变好事?’

 李恪非对李清照说:“金字牌借我一用。”

 李清照听言,赶紧把金字牌给了李恪非。

 李恪非不敢随便接过金字牌,而是严格按照礼仪双手捧过金字牌,揣入怀中。

 随后,李恪非也顾不得现在已经很晚了,赶紧在第一时间去了苏轼家,将这件突发事件跟苏轼和苏辙说清楚。

 苏辙听完,对李恪非很失望。他觉得,李恪非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明白,又能办成什么大事?哪像晁补之,就办得滴水不漏。两人一比,天差地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晁补之事虽然办得漂亮,但晁敏应该不会有李清照受宠。

 这么一看,李恪非可能还是要比晁补之更有用一些。

 有能力的,机会小;机会大的,能力又不太行。

 苏辙也很无奈。

 倒是苏轼,觉得这也没什么,可以让赵俣和李清照自由发展,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嘛。

 几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也只能是这样了。

 不过,怕李恪非再坏事的苏辙,这次特意交代李恪非,不要再玩心领神会、心照不宣那一套了,一定要跟李清照说清楚,绝不能再出一次这样的大乌龙了。

 李恪非连连保证,他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

 回家以后,李恪非就对李清照直说:“你他日再入宫,慎勿失上章……”

 这回,李恪非可不敢再跟李清照打哑谜了,而是把元佑党人目前糟糕的处境,这次让她进宫参加宫闱科举的目的,惹怒赵俣的后果,简单直白地跟李清照说清楚了,并明确告诉李清照,下次赵俣再看上她时,千万别躲。

 此时,李清照已经知道了,她就不应该回来,应该跟其她十一个参加宫闱科举的女子一块留在后宫,成为赵俣的妃嫔,她差点害惨了李家,幸亏赵俣给了她一块金字牌,不然李家的麻烦就大了。

 ‘这……我该如何是好?’

 李清照万万没想到,她的麻烦,没有因她离开后宫留在那深宫大内,而是如影随形地追着她回到了家中。

 李清照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紧锁的眉头,映照出一抹淡淡的忧愁。她轻抚着那块沉甸甸的金字牌,思绪万千,不知如何是好……

 ……